第144部分(第2/4 页)
?”
将人安葬了,还是必须得立个碑,不然将来都不知道安葬的什么人了。
张氏语带悲伤的说道:“先夫名叫甄逸,中山毋极人。我那三个苦命的儿子……”
甄逸?
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猛地,韩非眼前闪过一丝的亮光,紧接着,就又是一呆,这个漂亮的冒泡的女人的老公就是甄逸?那就是说,眼前的这几个女孩儿中,有一个就是那被风传为有“洛神”之称的甄洛了?
等等,刚才这张氏说什么?给我为奴为婢?那甄洛岂不是……
据说,在曹丕兄弟争夺魏王世子位的斗争中,甄洛是倾向曹植即位——因为她已经爱上小叔子曹植啦。所以,甄洛之死,与她的婚外情曝光大有干系。曹植因为在权力与爱情方面都与大哥作对,后来还被逼着来了个“七步成诗”,万幸逃出生天之后,他为自己心爱的嫂嫂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纪念逝去的爱情。
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假如甄洛与曹植有情,她还写什么《塘上行》?盖对于感情走私的女人来说,老公变心乃是大好事一件,臭男人离得越远越好,简直是给自己一片zì ;yóu天地啊!
其次,《洛神赋》原名《感甄赋》。而此“甄”不同彼“甄”——在作《感甄赋》的前一年,即黄初二年,曹植被曹丕封为甄城侯,第二年又晋封为甄城王(今山东濮县)。所谓感甄者,所感的不是甄洛之甄。而是怀才不遇的甄城王之甄。
而洛神,则是洛水之神,名宓妃。是传说中伏羲氏之女。曹植在《洛神赋序》里写道:“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后来,甄洛的儿子曹叡即位为魏明帝。他对叔叔的文章倒是很喜欢,不过觉得题目起得不好,便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无论是曹植。还是曹叡,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先后为该赋起的两个名字,恰好嵌进了甄洛的闺名。于是文人附会。臆想百出。众口铄金下,那个在洛水之畔赠送枕头的女子,便由宓妃变成了甄洛。
曹植在《洛神赋序》里写道“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就是楚王梦遇神女,与之结合;而宋玉梦遇神女,神女含情离去。从句子的结构来看,作者自比为宋玉。他所感怀的是一个与自己有情无缘的女子。
话再说回来,后世文人们硬要把甄洛和曹植扯到一起去。真不知道他们是同情曹植与甄洛,还是恰恰相反?有媳之叔和有夫之嫂私通,什么年代都不是好名声,假若真有这等风流事,岂不是变成曹丕杀妻有理?!
韩非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之事赶出脑中,看着眼前的五名少女,一阵的失神。按说,甄家五女,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洛,也就是说,最小的就是甄洛了!
等等,历史上不是说甄洛有三个哥哥,其中,一个叫甄豫的人早终,方才打听名姓的时候韩非也知道了,就是给杜远他们砍成了肉泥的那位;另外,他还有另外两个哥哥,其中之一名甄俨,举孝廉,后为大将军掾、曲梁长,之二名甄尧者,也举孝廉,可没听说他们早死啊,甚至是还有后话!
照眼前的情况来看,甄豫的早终,也正是因为杜远而起,而甄俨、甄尧则是逃了出去,至于这母女六人,也都是有后话之人,至少甄洛是得以生存了下来,后来还嫁给了袁熙、曹丕……
可能也是为人所救,只不过,这救人者,如今却变成了自己。
张氏看韩非走神,疑惑的问道:“恩公,可是有什么不对之处?”
韩非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说道:“很抱歉,本将军一时失神,想了些别的事,张夫人勿怪。想不到,张夫人夫家竟是中山毋极人,中山国也属本将军父亲治下啊,在我冀州边上,竟生出如此祸事,也是我父子治理不当,本将军也是难辞其咎,还请张夫人节哀顺便。”
说着话,韩非向张氏深深地一拜,目光不由得就落在了张氏的身上,那高耸的胸脯,不堪一握的小腰,挺翘的臀,方才看到的那一幕香艳不自禁的又浮现在眼前,惹得他心中一团的火热。
“这或许就是天意……妾身听说公子一直不曾到过冀州,却与公子何关?”张氏慌忙向旁边一闪,她虽然也算是大家之妇了,可这大家毕竟是商家,在这年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他一商人之妇……好吧,就算是她死去的丈夫做过上蔡令,可上蔡令又如何比得龙骧将军?又如何敢受韩非的这一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