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请求,并安排她和另一名男记者一同奔赴前线。
第二天,周佩羽带着从家收拾好的行囊来到报社编辑部,将一张书有“我去抗洪前线采访”的字条递给老张,如果李凌霄到报社来,就转交给他。然后她背着行囊随同其他的记者一同来到了火车站,顺顺利利的上了车。火车开动,望着向后退去的城市,周佩羽心中升起一丝哀伤。不知道李凌霄此刻在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时间再能看到他迷人的微笑,周佩羽想起了李凌霄站在山顶的石上,阳光照到他身上的时候他的魅力;想起他为了她和何三等人拼命的毅力;想起他在病床上调皮的样子;想起两个人在病床上漏*点的拥吻。此刻,周佩羽对李凌霄涌出一种撕痛的思念。
一个高大的穿着户外探险服的男子,在周佩羽对面的座椅上坐了下来。他看看周佩羽,然后压低了带着的帽子。
快到下班时间,李凌霄来报社接周佩羽下班,今天很奇怪,在总公司没有见到唐晏,楚浩阳和李丙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这里更没有见到他。李凌霄有些聂聂的走进编部,却没有见到周佩羽的身影。老张看到李凌霄,将周佩羽留给他的字条递给他。李凌霄看着字条上一行娟秀的字,张着嘴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老张语重心长的拍拍李凌霄的肩膀说:“小周真是个好姑娘啊。”说完又回到里面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听到老张的话,又想起周佩羽的小姨突然给他打的电话,李凌霄有些心痛不已。
从报社出来,独自一个人走在街上,任凭雨点拍打在他身上。他想起小姨的话:“佩羽误会你和徐静在医院亲吻过,还在法院门前拥抱过。我和她爸爸妈妈相信你,但是现在佩羽觉得你不专一,对你失去了信心。佩羽是个好姑娘,你应该好好把握。她也许要在你视线里消失一段时间,但是不要怀疑她对你的感情。”
此刻李凌霄才明白周佩羽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细想想,在医院徐静是亲他来着,虽然他躲过,但是还是被她结结实实的亲到了。而且睡梦中被亲的感觉也许是真实的。不过这都是佩羽对他的误会,至于拥抱,那更是误会中的误会。他有些恨小姨为什么没有把周佩羽要去抗洪抢险前线的事情告诉他,只是说周佩羽也许会在他的视线里消失一段时间,如果她说了,他是不会让佩羽走的,而佩羽这一去,不知道两个人再什么时候见面。李凌霄突然领会到,什么才是煎熬。
火车哐当哐当的行驶着,已经离开牵挂的城市很远,周佩羽从背包中拿出一本书,认真的看起来。书是李凌霄推荐的,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本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作者独特的视角,真挚丰富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和冷峻的文笔,荡气回肠的叙述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新版穆斯林的葬礼封面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这曾是李凌霄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从中央广播电台《小说联播》第一次播出的时候李凌霄就喜欢上了它。而周佩羽听到李凌霄叙述了小说的大概内容后,就深深的被故事情节和里面蕴含的穆斯林文化,还有主人公新月和老师凄凉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
周佩羽忘却了一切深深的钻进了故事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将一瓶水放到她面前,又在她的面前放了些水果,周佩羽只是当做别人的东西没有理会到。
“佩羽,你的朋友给你东西呢。”同行的记者对周佩羽说道。周佩羽“哦”了一声,又接着看起书来。高大身影很奇怪,凑上前,坐在她旁边的刚刚和佩羽说话的记者起身让开,坐到高大身影刚才坐着的位置上,他的位置让给高大身影。高大身影毫不客气的坐下,这回已经近距离的挨近了周佩羽,他探过头,深深的吸着周佩羽身上的醉人气息,看了会她迷人的脸,然后才将目光移向书中。和周佩羽同行的记者多是男士,看到唐晏的状态,嫉妒加冒火。
周佩羽觉身边有了变化,抬起头。看到眼前人,周佩羽呆住了,定定地望了对方一会,周佩羽吃惊的问道:“唐晏,你怎么也在这火车上?”
“我陪你一起去抗洪前线。”
“什么?不行,我是去采访的,你跟着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