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非常简单又非常普通的产品,她甚至不会到美容院去做美容。
提起豪门,人们总会想起名车,而龚如心对车却是十分不在意的。她有四部车,全是出于工作需要而购置的。对车子,她觉得好用就可以了,别的,够不够豪华、够不够漂亮、是否配得上她的身份……全不是她要考虑的内容。她的四部车里,最好的只是一辆凯迪拉克。经常,她坐上最方便的一辆车就匆匆赶去活动现场,即使那只是一辆很普通的旧轿车。
海鲜宴席在她眼里是贵得很过分的东西。她常常婉拒山珍海味的邀请,一个人在房间里吃点小菜或者快餐。她不允许餐桌上的浪费,吃不了的时候,自己打包带回去。
她也是个女人,也爱美,但是,品牌衣饰的价格在她看来是十分不合算的。而即使悉心打扮的时候,她也很少珠光宝气。
创业是龚如心人生的旅途,财富是她价值量化的标尺。她不是在为钱而工作,而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财富。
与节俭相伴的是低调,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所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龚如心与丈夫王德辉虽为富豪,但在1990年的绑架案之前,香港几乎没多少人听说过他们。王德辉出事以后,龚如心从幕后走出,一时间她另类的装束吸引了众多关注,但是除了这一点,她仍然过着极内敛的生活。她行踪成谜,多数的投资活动亦鲜为人知。进入华懋的网站,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大堆在楼盘和高级商厦的介绍,有关公司简介和管理层之类的资讯一概空白。
龚如心不去炫耀自己的富有,她不开豪华的汽车,不穿阔气的衣服,也不会以其他任何方式作出可以显示出她是个有钱人的举动。
“小甜甜”点心:节俭的价值
看到龚如心这般节俭的生活以后,人们常常会在受到心理冲击的同时升起一种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钱,却这么不舍得花?”
物质与自我满足
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时代里。有钱人的奢侈自不必说,工薪阶层里也有不少挣钱比花钱快的,时常听说某某女孩本月的信用卡又被刷爆。人们渴望有钱,想着自己一旦有了钱,就可以过上精彩而充实的生活,豪宅、名车、游艇、珠宝,名牌的皮包、鞋子、化妆品,设计师专门为自己而设计的衣服、家具以及其他奢侈品……仿佛只要充分享受了购物的快感与消费的乐趣,就能够不枉此生了。
。。
简朴低调,心怀珍惜(2)
前段时间电影《穿普拉达的女人》的热映,就可以将女人们对奢华生活的向往窥见一斑。单看名字,就已经可以判断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商业片了,普拉达(Prada)等这样的大品牌的赞助,还有播放前化妆品的广告,由此可见编剧和制片都是何等精明之人。
影片的节奏明快,轻喜剧的特点展露无疑,最合年轻或时尚女性之意。无数精美的华服、艺术品般的鞋子、无可挑剔的妆容、五光十色的时装发布会,超模、时尚编辑、设计师等充斥着整个影片。我望着屏幕,暗自赞叹,一切是如此的赏心悦目,那是多少现代人无限憧憬的生活啊。
可是,看一下龚如心的生活,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件事:她通过工作而不是纵容自己的物质欲望来得到内心的满足。没有钱的时候节俭,人们说这是出于无奈;而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却依然过着极简单的生活,又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龚如心不需要通过奢侈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她把财富花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上。她热爱自己的工作,通过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企业而收获的成就感,使得她的内心与自我感觉得到了极大满足。
投资而不是购物
女人的衣橱里总是缺少一件衣服。是的,女人天生就喜欢购物、逛街,看那些琳琅满目的漂亮物件,然后恨不得都据为己有。记得有一个香港电影叫《购物狂》,卖座得很,不仅仅是因为片中大腕云集,也是因为迎合了太多女人的心理吧。
大概许多女孩都在做着同样的富豪生活的美梦。记得在议论什么是有钱的标志时,有人讲就是进了国贸不看价签买东西的感觉。也许有人认为,龚如心一定修炼到这个程度了,到了国贸、东方新天地,闭着眼睛买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然而,她的生活跟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买打折商品、淘便宜货,她似乎从这些省钱而充满乐趣的活动中获得了愉悦。
她是一个节俭的人。她,倾向于投资而不是购物。作为一个出色的商人,她非常清楚作为投资的钱的价值,这样的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