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只见坐辇后仪仗列列,旗帜纷纷,穿万翠丛中,直上云霄。那抬辇人之中,为首的正是方欣。武开阳沿着山道一眼望去的时候,眼睛差点没瞪出来!这是哪个不长心的,竟准他白虎堂的弟子,给一个公公抬轿?武开阳正想着,回去得拎出三师弟来好好询问询问,一抬眼,却蓦然撞上了一双眸子。
正是来使望过来的目光。
武开阳当场就愣在了那里。
山风轻拂,坐辇帷帐掀起,露出了一张并不陌生的容颜。
对于这张面容的印象还停留在幼年,可那记忆太深刻,武开阳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是文清。
文清来找他了,找他来讨债了。
这是浮现在武开阳心头的第一个想法。
前尘往事早已尘埃落定,如今再起风沙,吹得扬尘只剩满目荒凉。
……与文清的这段往事,还要从武开阳一路从京城,跋涉千山万水来到千仞山脚下的二十年前说起。
那时的武开阳还是个小小孩童,他从云州历经千辛,一路至于千仞山山脚,四处打听怎么上白虎堂拜师。有路过的武林人看他一个孩子站在那儿可怜,便问他:这位小友,你既要上山,那你有没有荐信啊?
武开阳摇头。
那你有没有长辈带着来啊?
武开阳还是摇头。
那武林人往那云雾缭绕处一指:看见下山腰边上那个小房子了没?那里面住着的都是想找白虎堂主拜师的孩子,住了五十多个,有的都住了十年了,唉,白虎堂主看也没看一眼。你既没有荐信,也没有长辈带你来,要不去那里碰碰运气?
武开阳听了这话就去了,好在那房舍有专门的人提供饭食,提供睡觉的大铺,有洗澡的地方,有干净衣服穿,武开阳把自己拾掇了一下,便和那五十个孩子一道住了下来。
武开阳就是在那里遇见的文清。
文清只比武开阳早来半个月,两人因为都是新来的,又年纪相若,便玩在了一起。武开阳当时记得,文清在众孩童中特别地与众不同,长得一副女气,骨细肉瘦,说话慢声轻语,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子,与女孩子倒有几分相似。武开阳后来才知道,骨骼男生女相,其实是很高的一种格局,适合暗器与奇门,不过那时武开阳年纪小,并不识得文清生得好,只觉得文清身上有一股气,仿佛天生就带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武开阳住下后观察了五十个孩子几日,就把情况基本摸清楚了。这些孩子都是一些没有门路纯粹来碰运气的,他们自己也知道,大抵没有希望被镇北天收为大弟子,只是盼着等镇北天收了大弟子以后,能跟着沾光一起上山,成为下面的师弟或者陪练。这里管饭又管睡,所以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家里,都会把孩子送来试一试。
其中只有文清不同。
文清说:“我爹爹临终前跟我说,要我来找白虎堂堂主镇北天爷爷收徒。还要我不要投奔我舅舅家,我舅舅认了宫里的太监做干爹,我爹爹不喜欢他。”文清细声细气地说完,便拿出一个吊坠给武开阳看,“我爹爹给了我这个,这是一个信物。”武开阳还记得文清巴掌般的瓜子小脸,皮肤雪白,嘴唇却特别红润,说起话来像小鸡啄米一般。
“我爹爹说,镇北天爷爷看了这个就会见我。”文清小心翼翼地将吊坠收进怀里:“可是他现在在闭关,等他闭关出来,我就把东西递上去。”武开阳好奇地打量着文清。文清又把手臂伸在武开阳面前,只见上面全都是一颗颗红痣:“正之,你看我的手,看见这些红痣了吗?”
武开阳点点头:“看见了,这是什么呀?”
文清说:“这是我娘给我点的,这些都是穴位,点了我们家祖传的红痣,经脉会比一般人好,比一般人通顺。”
“你为什么要找镇北天拜师呢?”武开阳托着下巴问。
“我说过了呀!因为我爹爹叫我……”
武开阳摇摇脑袋,打断道:“除了你爹爹呢,你又想得到什么呢?你为什么想来找镇北天拜师?”
文清腼腆地笑了:“我听我爹爹说,如果做了镇北天的大徒弟,就能住大房子,有好多师弟师妹们可以使唤。”
“你就是为了住大房子,有很多师弟师妹使唤,才来拜师?”武开阳提高了声音。
“对呀!”文清点点头。“爹爹说,我天资很好的,镇北天肯定会收我。”
武开阳听罢,心不禁沉了下去……
这么说,镇北天真的会收文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