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页)
……要来的终于来了,不料主公的本命气数,果然已伤剧变之期。”
雕雪忙道:“那师哥快入宫面奏主上吧!主上或许会听师哥的劝谏呢。”
孔明心中叹了口气,暗道:若主公肯听从我的劝阻,便非他不可逆转的本命之劫了!我此行亦仅是一番徒劳而已……但这是决计不可在此时泄露的。因此孔明也没再说话,匆匆换了朝服,便由八名亲随护送,入宫见刘备。
孔明进入内宫正殿,向刘备参拜。但见刘备正虎着脸孔,似极不满意司徒许靖的回话。他一见孔明,便抢先发话说道:“丞相!朕自在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杀害,朕若不为他报仇,即朕有负盟约,朕虽登基称帝,却不忠不义,如何于九泉之下与二弟相见啊!因此朕决意出兵伐吴,为二弟报仇雪恨。”刘备一顿,又狠狠地瞪了司徒许靖一眼,沉声道:“不料许司徒不谅朕之衷曲,横加阻拦,令朕气恼,朕若不念丞相保举的脸面,必将他下旨斩了。”
第五卷 千秋英魂 第七章 双龙之斗
(更新时间:2006…6…11 18:54:00 本章字数:6511)
孔明一听,便明白刘备是抢先以此来堵住他的劝阻。他微一沉吟,便不置可否,反而从容的含笑道:“主上伐吴,乃举国大事,主上虽有伐吴的理由,但亦须召集文武大臣,当廷下旨,以振军威。”
刘备一听,以为孔明同意出兵伐吴,不由大悦,“承相真知朕心!朕便在三日后临朝,向众卿家下旨吧了!”
孔明与许靖拜退。出了皇宫,许靖不禁抱怨道:“陛下但听丞相之言罢了,丞相怎不加以劝谏?”
孔明苦笑道:“我的心意主上早知,因此他才抢先一步,藉斥许大人,来堵住我的嘴,试问在此情形之下,我若再出言劝阻,岂非令主上火上加油,危及许大人的吗?”
许靖这才明白孔明的苦衷,他不由作声不得。但又极不甘心,焦虑的说:“但目下之势,东吴决计征伐不得,北面曹魏正野心勃勃,待机吞吴、蜀;若吴、蜀两雄相斗,无论胜负,皆必最后亡于曹魏也……承相快思解救之策。”
孔明沉吟道:“能劝阻主上的人,除你我外,并不多也。
张飞乃云长之弟,他正急于报杀兄之仇,怎会劝阻主上出兵?
法正又不幸早逝,勉强可以相劝主上的人,如今便只有对主上有数次救命之恩的赵子龙了!“
许靖大喜道:“好极了!我便赶去边关,请虎威将军赵子龙赶来成都。”
许靖说罢,也不犹豫,与孔明匆匆拜别,便驰马率数骑,赶赴边关,请赵子龙去了。
孔明返回丞相府。雕雪、萧侯仪、诸葛慧三人,早就在堂中守候。
雕雪一见孔明,便急忙间道:“孔明师哥!主上真的欲出兵攻打东吴么?”
孔明微叹口气,道:“主上攻吴为云长复仇之念十分炽烈,我正设法劝止,但此乃主上的本命之劫,看来我的努力终会白费力气……”萧侯仪却又惊又喜,他因为孔明的异议,对刘备伐吴感到吃惊;但他是关羽的结拜兄弟,对义兄之死,心中一直十分愧疚,眼见有为义兄复仇雪的机会,他又感到欣喜。萧侯仪忙道:“诸葛大哥……为甚不可趁蜀国兵强马壮之际,出兵攻打东吴呢?”
孔明已有意栽培萧侯仪成为一代天机之将,因此他虽然心中忧虑,仍愿意不厌其烦的向萧侯仪阐释,如何洞察天下大势。
他目注萧侯仪,肃然说道:“蜀汉立国之大计,乃在于复兴汉室,因此主要之敌,是曹魏而非孙吴,而在用兵之道,亦须有重点,不可同时对付两大强敌,因此为长治久安,宜与吴联合,而决不能攻也。此其一,……”孔明一顿,又道:“其二,从三国国力而论,赤壁战后,曹魏势力退回北方,对孙、刘两家压力稍缓,但曹魏仍坐拥九州之地,吴、蜀只占四州,因此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国力依然最强大。荆州之战,蜀国失去荆州,仅剩益州两川之地,兵力虽有三十万,但须分兵守北,抗拒曹魏,能用之兵,不出五万,因此比之孙吴的国力,尚处劣势,决不能速战速决,消灭孙吴。战争延缓,必给曹魏可乘之机,若曹魏从北面攻我方,则蜀国危矣。”
萧侯仪此时不由连连点头,表示领悟。
孔明见萧侯仪十分虚心好学,心中欣喜,又解释道:“另外,从还大的战略而言,曹魏终占优,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吴亡蜀亦不长,吴、蜀休戚与共,只可长结盟好,共抗曹操。孙吴只图一时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