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足,恐怕沛公也难以攻下。当然,将军怕不攻下宛城以后会导致前后夹击,对于作战不利。依我看,不如招降郡守,这样即可避免了战乱,也为沛公免去了后顾之忧,其他没有投降将军的城池必然闻风而降。还请沛公三思。”刘邦故作思考,拿眼偷偷看了看张良,张良点头示意,刘邦便道:“好吧,我也不愿看到百姓说到战乱之苦。回去告诉你们郡守,我明日便前去招降,你等不可反悔,否则,休怪我不顾宛城数千的百姓性命。”陈恢拜道:“沛公果真乃仁义之士,我这就回去复命。”
秦二世三年七月,刘邦的军队进入宛城,封郡守为殷侯,陈恢为千户侯,其他人一律保留原职。
刘邦进入宛城之时对张良说到:“先生为何待我离开了宛城数十里,才又让我返回再次攻打宛城呢?”
张良笑道:“我等倘若直接攻打宛城,必然很难攻下。等到我军离开了宛城,他们必然疏于防备,我们打他们措手不及,才能逼迫他们投降。”
刘邦道:“先生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是高啊。”
刘邦在宛城休整了几日,又率领着大军经渡丹水,过胡阳,经郦,析等地,所过之处,都闻刘邦乃仁义之人,闻风而降,刘邦严明军纪,下令将士不得扰民。百姓人人欢喜,安居乐业。刘邦的兵马就直向武关扑去。
第十四章 约法三章 还军灞上
莽莽的关中平原上一个残暴的政权即将覆灭,一抹残阳将千里的暮云染成血色,咸阳城外几棵老树上停着几只毫无生气的乌鸦,在一阵乱叫声中腾空而起,飞向远方的天际。子婴,这位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只当46天的秦王,坐在一辆用白马拉的白色丧车上,绳索套住了他的脖颈,他在为秦朝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而忏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就这样终结了。。。
刘邦进入武关之后,又向蓝田关挺进,这里是进入咸阳的最后一道关口,刘邦屯兵在这里,打算彻底击溃秦军。刘邦隔河相望,咸阳城彷佛就在向他招手。
这个时候的秦王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强大,赵高杀死了李斯之后,又杀了残暴无能的秦二世。赵高知道刘邦已经进入关中,于是派人和刘邦求和,希望能平分关中。可是,刘邦好不容易一路杀来,怎么能就此罢手,不理会赵高的请求,继续带兵直逼咸阳。就在这个时候,子婴设计将赵高杀死,自己除去帝号,当上了秦王。
刘邦大军击破了蓝田关,进兵灞上距离咸阳城不过几十里地。
军营里,刘邦和张良,萧何等人正在商量如何攻破咸阳城,张良道:“咸阳城里的百姓已经深受秦朝的压迫,不如我们先礼后兵,写封书信给子婴,他现在已经退为秦王,可见他已经对我们作了屈服,以礼待之,必然使他不战而降。”
萧何同意张良的观点:“我看子房先生说的句句在理,子婴应该知道现在的秦朝已经山穷水尽,即便是负隅顽抗,也不过是强弩之末,最后不但累及了百姓,而且他自己也要惹来杀身之祸。”
刘邦便派人送去书信,果真子婴答应投降,才有了绳套脖颈,白车服罪的场景。
将领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战功,大都希望让刘邦杀了子婴,刘邦却说:“怀王让我入关,正是因为我的仁厚之心,如今子婴没有反抗就让我进了咸阳,倘若我杀了他,岂不是自毁名声?再说这子婴杀了赵高,深得民心,咸阳城还有大批的官员,留下子婴也可以管束他们。”张良道:“主公英明,若是现在杀了子婴以后怀王问起来,恐怕不好说,现在留下,交给他们处置也好。”子婴就这样暂时保住了性命。
刘邦的大军进入了咸阳,秦始皇费尽心思,耗尽天下民力而修筑的宫殿如今就在眼前,刘邦想起从前自己来咸阳城看到秦始皇出游时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当时一个朝始皇下跪的一介草民,如今就可以得到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皇宫里的美女和财宝。未等刘邦下令,一个将领高声道:“兄弟们,暴秦掠夺六国的财富都在这里,我们能拿的拿,能搬的搬。”话音未落,将士们一拥而上,冲进了大殿内,打开府库,金银珠宝被这些出身贫苦的起义军一抢而空。
就在这些人抢夺财宝的时候,唯有一人收集了秦朝的各种资料,法律制度,各地经济,民众户口等为日后刘邦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然而此人便是身怀宰相之才的萧何。
张良看到秦朝的宫殿被抢夺的不像样子,对刘邦劝道:“我看此地非久留之地,我等还是趁早撤军返回灞上,以免日后招来横祸。”刘邦不解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打到这里来,一路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