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1/4 页)
跑去问魏医生,魏医生笑着说这是正常的,因为子心是母乳,所以她身上有一股奶香味,而天天并不是认识了她的外貌,而是十记住了这个奶的味道。
魏医生这样一说子心恍然间明白了过来,的确是这么回事,因为育婴书上也有写到这样的情况,说刚出生的婴儿其实视觉还没有发育好,一个月内只能看见20公分之内的距离,所以还不能准确的认人,最开始其实是从味道上去辨识某个人的。
不过另外一点倒是让子心觉得欣慰,那就是天天到她身边来的确长得快,新生儿科出院时才2650G,一个星期后再称,已经3600G了,涨了950G。
肖萍也知道子心累,可她自己不能整天呆在医院里,毕竟她还没有退休不说,而且有时还得陪陆建国接见一下外宾什么的。
当然云川就更加不能来医院呆着了,一个是她自己忙,另外一个就是她也有个孩子,还有就是她原本也不是在国内长年住的,这一年之所以经常在国内,那是因为陆振东一直都是病危。
于是不得已,就又让陈阿姨介绍了她的侄儿媳妇啊英过来,啊英三十多岁,因为结婚早的缘故,孩子已经在上中学了,而且也在别的家庭做过保姆带过孩子,也算有经验。
阿英的确有经验,她看见子心没事就喂孩子吃赶紧说不能这样,孩子也要讲究顿数的,虽然说不能像大人那样一日三餐,不过总不能一日无数餐吧?
经过阿英的提醒,子心才想起自己的确是忙糊涂了,这生了天天后整天就是惆怅陆振东的病情和见天的想着天天什么时候出院之类的。
后来天天出院了,她只顾着高兴,于是带孩子也手忙脚乱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天天太能折腾人,几乎把她和陈阿姨给累得人仰马翻的,所以也就忘记了应该看看育儿书籍。
现在阿英这么一说,她即刻翻出育儿书籍来,刚出世的孩子吃奶的确需要次数,像天天这样的宝宝,一天要给予8次的喂奶和8次的喂水。
子心这才想起,自己只顾着给天天喂奶,都没有喂过水,因为陈阿姨说孩子吃母乳不需要喂水,所以她就没有喂。
“可是,天天每次吃奶很长的时间,而且一会儿又饿了,”子心有些苦恼的阿英说,“我问妇产科的护士,护士也说不上是怎么回事。”
阿英就笑着说,护士的专长都是护理病人的,尤其是妇产科的护士,她们的专长就是护理产妇,当然不知道了,其实你这些问题,应该问婴儿专家才行。
子心听阿英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过来,的确也是,自己第一次做母亲,果真是什么都不懂,还被一个二十多天的孩子给折腾得差点趴下了。
阿英做过月嫂,也照顾过很小的婴儿,所以有经验,虽然不算专家,不过对天天倒还是很有办法的。
她告诉子心,天天之所以一会儿就饿了,那时因为她的母乳不足,所以天天每次都没有吃饱,于是给子心建议,给孩子搭配着喂奶粉,1—3个月每天固定给8次喂奶,四次奶粉四次母乳,这样他每次都能吃饱,而且生活慢慢的也会有规律。
而喂水都是在喂奶后,因为不管是母乳或者奶粉喝完后都会在孩子的嘴里残留一点点,这对孩子的口腔不好,所以喂完奶后给温开水,让孩子喝水的同时也漱口了……
阿英说了很多,包括孩子的撒尿的问题,子心原本是整天用尿不湿的,反正四个小时换一次,可阿英说用尿不湿多了不好,孩子嘛,从小就要给他养成一个撒尿要有次数而且要懂得告诉大人的习惯……
子心承认,这一点阿英的确是专家,她来了后,天天白天都不用尿不湿了,改用了棉纱的尿布,而且阿英知道给天天把尿,知道天天要撒尿时会哭或者会皱小脸什么的,同时把这些经验都告诉给子心。
子心觉得惊奇,问阿英怎么会懂这么多,因为即使有些人做过母亲也未必会懂这些的,就像陈阿姨她也不懂这些。
阿英说她是家政公司的金牌月嫂,她是受过专门培训的,有专家给她们上过课的,带孩子对她们来说,比新生儿科的护士还要专业。
阿英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自从她来了后,天天就乖了很多了,虽然也越来越调皮,越来越会手舞足蹈,可他哭的时候少了,而且睡觉吃饭撒尿等也逐渐的有规律起来。
天天这小子有了阿英的照顾,子心终于轻松了下来,每天带天天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她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看陆振东了。
天天满月这天,子心原本要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