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绣春刀》的后期还算比较简单,也没什么大型特效,再加上边拍边剪,每到一个月,后期就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就差配乐了。
“预告片先不要急,最近地质灾害吸引了民众的大部分目光,我们很难抢关注度…”
虽然这句话是实话,但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
“预告片我已经剪好了,您说什么时候投放就什么时候投放,对了,王总,要不…”
许辉原本想说这次的《绣春刀》上映的票房分出百分之五用于救助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但想了想,总觉得这么做有点发国难财的意思,还是算了。
这种噱头一旦真的宣传出来,会跟着导演一辈子的!
“怎么了?”
“…我觉得《绣春刀》最好七月上映…”
“不行,七月有《赤壁》!”
王忠磊还没听完,就已经直截了当说了no。
吴白鸽耗费三个亿打造的《赤壁》于7月11号全国上映,他的号召力可是很强大的,再加上一众港台大牌,梁朝为、金成武,几乎已经预定了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
现在是2008年,院线大多掌握在中影手里,而《赤壁》的投资方又是中影,《绣春刀》pk《赤壁》,毫无胜算!
“可是,王总,你不要忘了,我的粉丝基本上都是学生,7月是最好的上映时期,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宣传这部电影,而且我们比《赤壁》提前上映十天左右,我相信《绣春刀》的口碑会力压《赤壁》…”
“…你的粉丝大多数都是学生…”
王忠磊压根没听到许辉所说的什么‘口碑力压《赤壁》’,在他看来,吴宇森这块金子招牌再加上《赤壁》这种大型战争题电影的先天优势足够碾压任何国产电影,但他‘听懂’了许辉话里的意思。
“你的意思,依靠你的粉丝推动《绣春刀》的票房?”
许辉有点无语,当然,他很清楚现在的国内大部分影视圈大佬对港台导演、港台明星的迷信,压根不相信所谓的口碑优势。
尽管有《疯狂的石头》珠玉在前,他们始终觉得那是个例,为什么圈子里各种报道《疯狂的日头》,就是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嘛!
想要说服他们,根本不可能,只有拿事实疯狂的抽他们的脸。
“嗯,我觉得单凭我的粉丝就足够《绣春刀》收回成本了!”
许辉想要说服王忠磊,同意7月1号上映《绣春刀》,那就顺着他的思路吧。
第二十四章 EP
国内有关‘粉丝电影’这个词汇是在13年的时候由郭小四率先打出来,然后才有了‘ip+小鲜肉’的定向粉丝电影策略,现在是08年,许辉直接提出这种概念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当然许辉也没有忘记这个年代可没有票补这一说,电影票实打实的五十块钱一张票,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还是挺昂贵的。
买一张盗版碟,或者从网上下载的话会便宜很多,这也是那几年盗版横行的主要原因。
对于王忠磊而言,投资《绣春刀》当然只是想看到收益。
他可没有什么重现国产动作片的抱负。
虽然对粉丝经济很有兴趣,但听完许辉的话,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现在还没有微博,鬼知道许辉有多少粉丝,这些粉丝的购买力如何,没法统计。
一直没有开口的黄文突然说道:“《绣春刀》的同名小说已经卖了差不多三十万册,再加上盗版商的作用,粗略估计,至少有好几百万人看过这部作品,再乐观一点到七月份,《绣春刀》这个话题应该能有上千万人知晓,再加上许辉首部电影作品,自导自演,话题这么大,我相信,收回成本不成问题!”
“而且,如果7月份我们不上,八月份有奥运会,九月向来票房淡季,而且九月许辉要进组拍摄《风声》,等他结束拍摄,都快十一月了…”
黄文这么一分析,别说王忠磊觉得七月是最合适的档期,就连许辉也这么认为。
他只是觉得七月、八月学生们放假,他的粉丝以学生为主,所以才会定档七月,压根没有想那么多。
“行吧,我让宣传部门配合宣传,咱们就定档7月1号!”
王忠磊思索了差不多三分钟,拍板定下了《绣春刀》的上映时间。
许辉看了看黄文,两人几乎同时长吁了一口气。
“对了,王总,能不能尽快把官司完结,按照法律,我现在还不能以个人身份出现在小银幕上,也就没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