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行事作风一向彪悍的刘氏,为了哄女儿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软话儿来,这让鱼儿顿时忍不住再笑了出来,并娇嗔了句:“哪有人这样发誓的嘛!”
“只要我们阿妹能笑、能原谅阿母,让阿母做什么都行!”
这时鱼儿连忙收起脸上的笑意,一脸认真的说道:“阿母得教鱼儿一件事儿,鱼儿才能彻底原谅阿母。”
“你这小鬼头,心里藏着什么事儿就直说吧!”
刘氏见鱼儿真的已经消了心里的芥蒂,也就不再装小丑逗鱼儿笑了,短短一句话间就又变回先前的那个刘氏,这样的转变让杨大柱微微的感到失望,并悄悄的在心里感叹了句:要是刘氏能一直这般温顺讨喜,那这小日子过得该有多美好啊!
一旁的刘氏像是会读心术般、一眼就看穿了杨大柱的心思,只见她边上前把鱼儿重新“抢”回来,边没好气的数落了他一句:“闺女不理我、你不帮着劝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趁机教训起我来,是不是几天没骂你、你的皮就又痒了?你这死没良心的……”
刘氏这话一听明显就是打算秋后算账,杨大柱可不会傻乎乎的留在原地等她算账,不等刘氏把话说完他就拔腿往船尾走去,还不忘随口编了个借口:“哎哟!我突然记起那放在船尾的渔网还没收拾,我得赶紧先去把它收拾了!”
话音刚落,杨大柱的身影就已飞快的闪走、惹得刘氏气得冲着他的背影直瞪眼,这样的情形让鱼儿再一次惊得目瞪口呆———原来不仅性子彪悍暴躁的刘氏可以瞬间变成另外一个人、腆着脸说软话,连那出了名老实憨厚的杨大柱,竟然也懂得用“形势不对、拔腿就退”这一招!
这……这还是她的爹娘吗?
不过杨大柱和刘氏无意中流露出来的另一面,却让鱼儿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甜甜淡淡的情意,这样的相处方式,其实比腻腻歪歪的打情骂俏还更显彼此情意。
鱼儿因杨大柱夫妇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小小的感叹了一番,一直到刘氏再问了一遍鱼儿心里究竟打着什么小九九、鱼儿才回过神来,鱼儿轻轻的摇了摇脑袋后、重新把思绪集中在串珠子一事上,并直接开口说道:“鱼儿想请阿母教鱼儿串珠子,阿母以前不是帮隔壁船的李婶子串过?”
原来隔壁船的李婶子因家里的活计不多、也不用下田种地,所以经常会帮一些货郎串珠子,借以赚几个工钱来补贴家用。有一回李婶子似乎遇到了什么事儿抽不开身,于是便请刘氏抽空帮忙串了一些珠子,当时鱼儿也在场、所以就把此事记在了心里。
而这一次鱼儿之所以选择串珠子这一活计来赚钱,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刘氏曾经串过珠子,可以让她教自己一些基本的串法,且选择刘氏曾经做过的活计,刘氏也比较不会起疑心、鱼儿也不用费尽心机的编借口掩饰。
果然刘氏很快就顺着鱼儿的话往下猜道:“阿妹是一直记得阿母曾经替李婶子串过珠子,所以才会同林货郎要了这些物事回来?”
“嗯,鱼儿想串珠子赚钱,”二人再谈及“钱”字时,鱼儿难免觉得有些敏感,于是她连忙主动解释道:“上个月初六,村里来了货郎沿村叫卖,鱼儿和李二妞相约一起去村里瞧热闹,阿爹碰见了便给了鱼儿两个铜板儿,让鱼儿自个儿买糖吃。”
“上上个月二十,阿爹带鱼儿进城玩耍,又给了鱼儿两个铜板儿、让鱼儿买煎饼吃;上上上个月,阿母也曾给鱼儿三个铜板儿,让鱼儿拿着随着心意买想吃的零嘴儿;还有刚刚阿母又塞了三个铜板儿给鱼儿……”
“阿爹、阿母给鱼儿买零嘴儿的铜板儿,鱼儿一个都舍不得花,于是便都偷偷的攒下来了,攒到今日正好凑够十个铜板儿、能和林货郎换这些物事回来。”
鱼儿这么一解释刘氏顿时恍然大悟、同时心里更是悔恨交加,鱼儿这般懂事的把大人给她买零嘴儿的钱省下来,最后还全都拿出来换了能赚钱的物事回来,可她却问都没问清楚就说错话伤害了鱼儿……
此时此刻,刘氏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使劲的把鱼儿搂进怀里,抹了好一会儿泪才找到话说:“我们阿妹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阿母有你这样懂事的闺女,这辈子便知足了!”
刘氏这番话让鱼儿也紧紧的反抱住她,经历这个误会后,鱼儿知道了自己在刘氏心中的分量、知道刘氏有多怕她受骗走歪路;而刘氏也看到了鱼儿的乖巧懂事,看到她的成长、看到她努力的尽自己的一分力帮家里分担重担……
母女俩的感情通过此事不知不觉的升华到另一个层次,从此刻起,鱼儿的心也和刘氏更加贴近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