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波兰共和国社会*党树起一面新的旗帜,试图在困境中另辟蹊径。
徐:有观点认为,波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前苏联强加的,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政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答案。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波兰,*主义是外来的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强加的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绝非偶然。第一,这同19世纪下半叶波兰工人运动的兴起、*主义的传播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密切相关。第二,这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从而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密切相关。第三,苏联胜利进军柏林,解放波兰,深入欧洲腹地,则为波兰工人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和国际保障。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斗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内在因素。苏军的胜利,毫无疑问,则是重要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外部因素,他促使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变化水到渠成。我认为,这后一种观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
第一章 波兰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20)
徐:是什么原因导致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权丧失和波兰社会主义的挫折?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人对丧失执政地位是怎样反思的?您对此怎么看?
刘:波兰统一工人党最后一位第一书记拉科夫斯基说过一些值得注意的话。他说:“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波兰统一工人党在执政过程中“抄袭别人的做法”,“削弱和破坏了同群众的联系”。
“社会对执政方法的缺陷,对生活条件感到不满,对当局许多不兑现的诺言感到失望”。
波兰统一工人党自身则由于“多年执政的舒适生活,已变得懒惰,面对反对派的好斗性,却对*感到生疏,懒于决斗”。
波兰统一工人党背上有着沉重的甩不掉的历史包袱,像“背着石头上山”一样,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我认为,拉科夫斯基的这些论断,是对波兰统一工人党失败及其教训的自我认识和概括。
雅鲁泽尔斯基在谈及波兰剧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说,波兰在80年代初实施战时状态“从军事角度讲,是一个胜利,但从政治角度看,则是一次失败”。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战时状态后,波兰统一工人党“对局势的评估太肤浅了,过分地安于乐观的评估了”,是“自己让雷鸣般的掌声欺骗了自己,是自己被‘热烈支持’的赞美声给蒙蔽了。可实际情况则是,大部分人民群众对局势的看法和想法跟波兰统一工人党不一样”。
我觉得雅鲁泽尔斯基的这些话颇有分量和深刻。执政者的失策,就在于主观主义地自我沉溺于周围的一片赞美声中。主观唯心主义是执政者之大敌。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是执政者的致命伤。
徐: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历史发展和1989年剧变的过程,透析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在剧变过程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表白,请您谈谈波兰统一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留给人们的历史教训。
刘: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题目,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在这里我讲讲个人的粗浅看法。可以说,波兰乃至东欧其他国家的剧变,是政治和经济,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以及宗教和民族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执政党自身的蜕变,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作用,留下了历史的惨痛教训和发人深省的启示:
首先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执政的工人阶级的政党怎样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系国运兴衰、人民福祉的根本问题。应该根据*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根据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族特点、经济发展等实际状况,选择与国情相适合的道路,切不可照抄别人的模式。别国模式,可资借鉴,不可照搬。
波兰的实践表明,他们接受苏联模式,在经济建设上长期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比例失调,而长期的高积累和低消费,也与工业化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背道而驰。他们接受苏联超越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过早地提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使人民失去了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信念。
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