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陆依萍感到自己的身体里燃起了一团火,随着孙少卿对自己吻意的加深,这团火越燃越烈,她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脸颊火热烫人,可她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任由孙少卿的予取予夺。
“唔。。。。。。少。。。。。。少卿。。。。。。 ”
“依萍,别怕。。。。。。让我。。。。。。好好爱你!我。。。。。爱你!”
缠绵悱恻的誓言回荡在两人的耳边,一时间,屋内春光旖旎无限!
*
接下来几天,孙少卿和陆依萍两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如漆似胶。两家家长见二人的感情如此之好,自然都是高高兴兴的。
杜月笙一家和方瑜在陆依萍和孙少卿的婚礼后三天就回上海了,傅文佩却留了下来,孙父让三太太赵思兰好好地招待了这位亲家母,孙少卿也陪着陆依萍和岳母大人好好地在苏州玩了一个星期。
半个月后,孙府开始忙着整理家业,准备移居事宜了。虽然府里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并没有任何混乱的地方,但毕竟不再方便待客,所以孙少卿就和陆依萍陪着傅文佩一块儿返回上海了。
陆依萍一点都不贪心孙家的产业,她非常满意孙少卿闲散四少爷的身份。这样的身份,就不用担负起照顾孙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责任,可以轻松悠闲地从事自己喜好的职业,最重要的是可以另立门户,和自己单独住在上海的公寓里,还可以把傅文佩接来一块儿住。
傅文佩现在胖了许多,脸上一团和气,她现在衣食无忧,女儿女婿孝顺,而且又都守在自己的身边,对目前生活非常满足的她自然是心宽体胖了。
当他们一家三口边走边玩地回到上海时,已经是1937年的十月下旬了,所有大小报刊上都醒目地登着绥远沦陷的消息。刚刚举行完婚礼,还沉浸在新婚甜蜜中的陆依萍和孙少卿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傅文佩从邻居家里领回了大白之后,就开始着手整理家当了。离杜月笙定下的迁居时间只剩下几天,再不收拾就来不及了,所幸家里东西不多,因为知道要迁居美国,陆依萍和孙少卿结婚并没在上海买新房也没有添置家具,钱准备留着去美国后布置新家时用。
“唉,这去了美国,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日子过得有没有现在这样舒服!”傅文佩刚刚过上好日子没两年,实在舍不得离开。
陆依萍想到去了美国后,自己和孙少卿又会回到上海来,到时只能留下傅文佩一个人在美国,心里不由一软,走过去帮着傅文佩一块儿收拾,嘴里不停地安慰着她。
孙少卿理解陆依萍的心情,可是他绝不会任由她一个人回到上海的,所以也只能让傅文佩一个人留在美国了。
忽然,孙少卿想到了一个人,也许这个人能帮助自己和依萍在美国时好好照顾傅文佩!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了,跟陆依萍和傅文佩打了一声招呼后,就匆匆地开车往西区大学跑去。
73 闹剧(上)
当孙少卿开着车子匆匆往西区大学赶去的时候,杜飞也正往市区中心的申报总社赶来。
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已经足够让当初青涩莽撞的杜飞发生了质的改变。他的鼻子上依旧架着一副眼镜,只是镜片明显地要厚了许多;下巴上蓄着些短短的胡须,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成熟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离开“三剑客”的这两年里,杜飞顺利完成了结婚这一终身大事,去年春天的时候,他娶了张蔓菁——他刚刚被贬到郊区时,报社的女上司。此时,他的老婆大人张蔓菁正坐在他的身边,两人坐着公交车一块儿往申报总社赶去。
杜飞紧紧抓住张蔓菁的手,心里依旧激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妻子能如此的了解自己,支持自己。
自从绥远沦陷的消息传到上海来后,杜飞就再也坐不住了,他不想苟且偷生的在大后方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羡慕那些战地记者,崇拜那些在前线与日本人战斗着的士兵们。前线传回来的那一张张可能是战地记者们最后遗言的战报,沸腾了杜飞体内的热血,他也想要向主编申请去前线当占地记者,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让后方的人们尽早地看到战士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况,尽一分自己的薄力。
可是杜飞终究没有这么做,他早已不是当初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了,他有了亲爱的妻子,温馨的家庭,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迎来可爱的小生命,他不能只顾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考虑妻子的感受,更何况,当了战地记者,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她的妻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