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页)
郭药师被邓肃说中最怕的事情脸上忍不住显出不自然来邓肃见状趁热打铁问:“萧干走了没有?”
郭药师略一迟疑道:“走了。”
邓肃道:“他来得这样突然又走得这么急显然是对郭将军极不信任来得突然是要让郭将军措手不及;走得急忙是怕郭将军反噬。如今局势己如此明朗郭将军再不决定难道真要等耶律大石来到再任人宰割么?”说到后来声音提高有如斥责。
郭药师却不见怪反而道:“如今待要降金却隔着燕京;待要归宋却又没个牵线的人。我出身低贱只怕南朝皇帝未必乐意善待我。”
邓肃笑道:“那郭将军可就错了。”取出童贯手札道:“郭将军看这是什么。”
郭药师接过他于文字上水平甚浅但那个大印还是看得懂的不由得大喜道:“原来童太师早有招抚之意邓大人怎么不早说。”
邓肃微笑道:“然则郭将军的意思是……”
郭药师道:“还请刘大帅赶紧拔军北上郭药师在涿州城下相迎。”
邓肃道:“郭将军可不要是诈降。”
郭药师愤然道:“这是什么话也罢郭药师妻小就在城中若邓大人不信便携了回雄州以证本将诚意。”
邓肃道:“不然。邓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刘大帅大兵未必在一二日内能到若耶律大石大军早一步到达涿州岂非陷郭将军于重围之中?为今之计莫如尽拆涿州各寨城防然后将军领兵南下归附。等南朝大军北上如风行草上所至披靡。而郭将军归宋之意不表自明童太师、刘大帅也不至有疑它之意且将军也不需担心耶律大石、萧干之徒兴师问难。区区之谋将军以为如何?”
郭药师思虑半晌以刀斫几道:“好就这么办。”
第二日郭药师便偕其偏将甄五臣等拥所部八千人来降。童贯大喜以闻宋廷。赵佶听说“燕地汉军阖军来归”不由得喜上眉梢诏授郭药师恩州观察使以兵隶刘延庆。
常胜军这一投降犹如在燕京地区引了一场地震…不但燕京上下人心思变连萧太后都坐立不安。
邓肃回到塘沽后杨应麒松了一口气道:“好了好了这下差不多了。志宏南北奔波可感疲累?”
邓肃笑道:“劳而有功哪里会累?七将军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吩咐要我去跑腿?”
杨应麒笑道:“你不累便好。如今常胜军一降燕京上下必然惊骇我想你再去跑一趟促萧妃投降。”
邓肃沉吟道:“辽人会乖乖把燕京交出来?”
杨应麒道:“他们肯乖乖投降自然最好。不过我看他们没那么顺从。所以事情还是得作两手打算。一边劝降一边进兵。”
邓肃道:“只是我如今乃是汉部之臣去为大宋招降却有些不妥。”
杨应麒点头道:“确实有些不妥。嗯若是有个能干的宋臣在这里就好了。”
他话才出口幕僚便来报道:“大宋派马扩来求见四将军七将军是否要见他一见?”
杨应麒笑道:“来得巧了来得巧了。”
邓肃道:“却不知马扩此来所为何事。”
杨应麒笑道:“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邓肃从杨应麒处出快马奔到码头上了欧阳适的座船。他让门卫官且不禀报进入舱中躲在后舱要听马扩来干什么。才在后舱站定便听欧阳适冷笑道:“人家都说鸟尽弓蕺兔死狗烹。如今鸟还没打下来兔子也还活蹦乱跳你们就要藏弓烹狗不嫌太快了么';?”
邓肃听欧阳适话里有刺愣了一下心道:“四将军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是马扩说错话了么?”酎心听了一阵才明白过来。( )
第一三八章 燕京袭取
“纳款……那就是给钱了。”杨应麒弹了弹谍报道:“可惜大宋这次要的不是一个愿意接受羁靡的藩属,而是整个燕京啊!”
果然没过多久,谍报便6续飞来:大宋果然不满意萧后只纳款不纳土,令刘延庆即刻进兵。宋军漫山遍野,长蛇推进,耶律大石和萧干竞也毫不示弱,两军对垒,大宋主力号称五十万,实为十五万,而辽军兵马尚不足两万人,但两军在料石冈接刃后互有胜败,竟然转入拉锯战。辽军开沟立壁自守,一时间竞扼得宋军无计可施。
杨应麒正想着怎么打破这个僵局,一个幕僚来报道:“忠武军种将军听说辽宋会战,致书四将军要求前去支援,不知当如何回复?”
种彦崧统领的忠武军名义上是大宋边军,本不需受欧阳适节制。但这支军队毕竟是寄人篱下,要行动时至少得和主人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