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边关医者(第1/2 页)
晨光初照,边关大医馆已经人头攒动。各族医者身着特色服饰,在诊室内为病患诊治。这座由苏棠筹建的医馆,是边关最大的医疗机构,也是各族医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夫人,"医馆主事郑大夫快步迎上来,"今日有个特殊病例,想请您一起会诊。"
苏棠点头,跟着郑大夫来到后院的专门诊室。床上躺着一个重伤的将士,是前日边境巡逻时被敌军弓箭所伤。
"箭上淬了毒,"维吾尔族的阿木提大夫说,"我们用了草原解毒方,但效果不够理想。"
苏棠仔细查看伤口,眉头微皱:"这种毒和以往不太一样。要不要请教一下回族的哈木大夫?他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新的解毒方法。"
很快,几位不同民族的大夫聚在一起,各自贡献智慧。有人建议用草原的金钱草,有人提出用维吾尔族的特效药,更有人想到了最新研制的解毒丸。
"不如这样,"苏棠提议,"我们把各族的方子结合起来。草原的金钱草解毒,维吾尔族的药材止痛,再配合汉方的活血化瘀。"
这个建议得到众人赞同。多年来,正是这种博采众长的态度,让边关的医术不断进步。
"对了,"苏棠想起一事,"今天要去采集草药,各位可有要补充的药材?"
"确实需要补充一些,"郑大夫拿出清单,"尤其是这几味主要的药材,存量已经不多了。"
采药队伍在卯时出发。苏棠亲自带队,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采药人,向城外的药材基地进发。
"夫人,"一个年轻的采药人问,"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么早的时候采药?"
"这是经验,"苏棠解释道,"清晨采集的药材,药性最足。尤其是一些珍贵的药材,更要把握时辰。"
队伍来到城外的山谷。这里是苏棠精心选择的药材基地,种植着各种珍贵的药材。有些是从草原引进的,有些是从西域带来的,还有些是本地特有的品种。
"看,"苏棠指着一片草药,"这是去年从西域引进的品种,专门治疗箭伤。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采药工作紧张而有序。每一株药材都要按照特定的方法采集,每一片药叶都要仔细辨认。这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专业知识的工作。
"记住,"苏棠对年轻采药人说,"采药不仅要认识药材,更要懂得养护。这片山谷里的每一株草药,都是救命的宝贝。"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沈珩骑马而来,神色凝重。
"出什么事了?"苏棠问道。
"北境传来消息,"沈珩压低声音,"敌军可能使用了新型毒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苏棠立即明白事态严重性:"我这就召集各族大夫,研究对策。同时要加紧储备解毒的药材。"
回到医馆,一场紧急会议随即召开。各族医者带来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共同研究新的解毒方案。
"草原有句古话,"蒙古族的巴图大夫说,"毒药有千种,解药有万种。关键是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子。"
"没错,"维吾尔族的阿木提附和,"我们可以把各族的解毒方子整理出来,互相印证,取长补短。"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几个可行的方案逐渐成形。苏棠将这些方案详细记录,准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现在最重要的是储备药材,"她对众位大夫说,"我们要未雨绸缪,准备充足的解毒药。同时,还要培训更多的医者,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几个重伤的将士被送到医馆。他们在边境巡逻时遭遇敌军袭击,情况危急。
"立即启动紧急救治预案!"苏棠当机立断,"各位大夫分组行动,务必全力以赴!"
医馆顿时忙碌起来。汉族大夫负责清创包扎,维吾尔族大夫配制止痛药,蒙古族大夫施展针灸推拿。各族医者默契配合,发挥各自所长。
"夫人,"一个年轻医者感叹道,"以前我总觉得各族医术差异太大,难以结合。现在才明白,医者之道,原本就是相通的。"
苏棠欣慰地点头:"医者救人,不分族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各族的医术精华集于一处,为边关将士和百姓服务。"
深夜,在各位医者的努力下,重伤将士们终于脱离危险。看着他们安静的睡颜,苏棠心中充满感动。
"这些年,多亏有你,"沈珩说,"边关的医术才能有这样的进步。"
苏棠摇头:"这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