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页)
束了第一代科幻作家浅尝辄止的情况,真正地完美和成熟起来。第二代科幻作者往往只以科幻作品而闻名于世。如果他们在其它文艺领域也取得成绩的话,那也是他们在科幻创作上站稳脚跟之后的事。
在美国,第二代科幻作家成批接班的现象最为明显。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如阿西莫夫等人,完全从科幻迷队伍中脱颖而出的。在日本等国,这个过程在二战以后才开始。而在中国,这个过程则晚致九十年代才开始。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 第五章 (上)
第五章:主要国家的科幻“黄金时代”
五章前言
第一节:绅士的畅想
第二节:红色科幻!
第三节:从捷克走向世界
第四节:其它各国早期科幻
五章前言
一战以后,二战以前的时代,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电气取代蒸汽,成为新工业的主导动力。各种思潮层出不穷。而科幻小说也顺势生长,成为文学大家庭中瞩目的一员。
在欧洲,政治变革的中心区域里,科幻小说也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许多作家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是科幻经典,和后人效法的榜样。在威尔斯的同时代里,英国科幻作家们继续抒发着绅士的畅想,苏联作家则缔造了典型的红色科幻!,小语种里,也出现了恰佩克这样的大师,从捷克走向世界。除此之外,其它各国早期科幻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节:坤士的畅想
在英国,威尔斯进入了他的创作后期。作品里充满了乌托邦思想。仿佛在与威尔斯空泛的乐观主义作对,英国作家福斯特创作的一个短篇《大机器停止运转》。1909年发表于《牛津和剑桥评论》秋季号上。成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先驱。
小说将背景放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年代。那时,地面上已经无法生存,人类只能戴着防毒面具才能上来。完全生活在地下的人们由一个无所不包的机器系统结成一体,没有国家、民族之别。在“大机器”的饲候下,人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通过类似电视电话的装置随意和千万里之外的人打交道,一个人可以认识几千人,但从不面对面交往。生下的孩子都交有机器哺养,彼此间亲情淡漠。一本大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象圣经般摆在每个人的家中。忽然,大机器慢慢停止转动,已经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类无计可施,只能走向灭亡。
福斯特是标准的文人,对科学技术并不在行。小说里的技术描写只有轮廓缺乏细节。不过这并不重要,“大机器”只是作为科学技术的隐喻出现在小说里。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人类对机器的依赖。与后世反科学思潮代表人物的论述相比,这些观点可能不算深入或者新奇。但考虑到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之初,我们仍然要钦佩作者的远见。
稍后,英国作家A赫胥黎(Aldous Huxley)也创作了一部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美丽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它被许多人誉为西方世界最伟大的科幻小说。赫胥黎出身在科学与艺术兼重的世家里。祖父H赫胥黎是达尔文的坚定战友,《天演论》的作者。堂外祖父是英国诗人兼文学评论家阿诺德。赫胥黎本身所受教育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一点恰与科幻文学的基本性质相吻合。《美丽的新世界》于1932年出版,虚构了“福特纪元”七百年后的世界,那时,人类象产品一样被制造出来,生活在虚幻的文明中。除了这部作品,赫胥黎还创作过科幻小说《猿的本质》。在这部小说里,人类文明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灭亡,残余的人退化成猿。
英国另一位早期科幻代表人物是斯特普尔顿(Olaf Stapledon)。这是一位哲学家出身的科幻作家。他的代表作《最后和最初的人》构想了人类近十亿年的进化史。和威尔斯的短篇《星》一样,这部作品是一部以人类,而不是以个人为主人公的科幻小说。这样的创作手法可能只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
斯特普尔顿的另一篇名著《怪约翰》,也是一部以进化为题材的科幻小说。在作品里,拥有超能力的约翰为了躲避普通人的敌意和迫害,必须隐瞒自己的特质。从那以后,在凡俗世界敌视下生活着的超人们的故事成为许多科幻作品的主题,产生了诸如《斯兰》、《非A世界》、《X战警》、《人外人》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说明,“枪打出头鸟”并不是什么中国人特有的劣根性,而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可怕社会规律。
第二节:红色科幻!
在刚刚诞生的苏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