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页)
徐阁老瞪了他一会儿,却因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只得进了殿中面圣。
皇上唤徐阁老进宫,并非为政务,开门见山:“要你过来,是来说说你的家事。朕让徐寄思闭门思过,他却四处招摇,你是管不了他,还是觉得他理应如此?”
徐阁老忙道:“臣不敢,臣治家时的确是偶有力不从心之感。近来公务繁忙,实在是无暇顾及其他。”
没有狡辩,还好。开春儿是朝政最繁忙的时候,皇上对大臣的私事也只是听个结果就罢了,没精力理会细节,“徐寄思求见,朕就不见他了,你把人领回去,好生管教。此外,他言行间多有冒犯长兴侯夫人,便是徐家冒犯了长兴侯。回去找长兴侯问问,他要你们怎么赔罪,你们依言行事即可。”
“……”徐阁老一时间只觉得气血攻心,这偏袒得是不是太明显了?真不知道徐寄思被打成什么样儿了么?还要徐家给裴府赔罪?可有什么法子呢?这一段柳阁老对他步步紧逼,皇上恐怕已对他生出了厌烦之心。短暂地沉默之后,他恭声称是,躬身告退。
到了殿外,徐寄思听徐阁老说了皇上的话之后,差点儿被气得哭出来。他这辈子也没这么窝火过,回到家中就病倒在床。
徐阁老却不能不遵旨行事。他是不可能主动去见裴奕了,便将赔礼的事交给了徐夫人。
徐夫人只觉得这日子已经没法儿过了,但是权衡轻重之后,还是决定让府中管事妈妈带着八色礼品去裴府询问。终究有皇上出面了,料想裴府也不敢做得太过火。
叶浔还不知道这些,当日和柳之南回到府中,听说了宋清远和杨文慧的事。
因为那一桩事,宋太夫人对杨文慧厌恶至极,宋清远则是因为在发妻面前暴露了性情中的为人不齿之处,急于摆脱这个人,是以,宋家一心一意要和离。
杨文慧起先也以为和离是很顺利的事,回到娘家,将此事与父母说了。父母的反应则让她惊诧不已:杨阁老与杨夫人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坚决反对。
杨阁老是以男人的立场看待这件事:如今和离的事不算少,和离之后嫁得不错的女子也是有的。但那是别人家,与杨家这件事不同。女儿出嫁前名声已有损,嫁过去几个月就要和离,更让人会生出乱七八糟的想法。这样的前提之下,便是门第再高,余生也不可能再有人娶她了。到底是不希望女儿孤独终老,便还是盼着她能将就着过下去,宋清远糊涂也好,荒唐也好,到底是还年轻,又有个侯爵傍身,过些年性子沉稳了,不愁将日子过得好起来。
杨夫人呢,以前是放过狠话,说女儿过得不如意只管和离,可那也只是气话。她比杨阁老想得更多更细致:长女回到家中,他们做父母的在一日,能保她一日衣食无忧,可等他们百年之后呢?便是她的亲弟弟,又怎么可能长久地妥善照顾?况且,钟情裴奕、和离之人,这些都是会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的事实,时日久了,谁受得了?与其赌气和离,还不如守着宋清远混日子。
两个人把这些道理与杨文慧细细地说了,杨文慧却不认同,执意和离,恨不得当即就摆脱宋家。
三个人僵持不下。
杨文慧索性破罐破摔,不出一日,便将有意和离的消息散播出去,逼着父母答应。
杨阁老与杨夫人不理这个茬,就是不同意。
杨文慧陷入了空前尴尬的境地:婆家恨不得给她一纸休书,娘家死活都不让她离开宋家。她成了两边都不管的多余的人。
叶浔听说这些,思忖多时,想着宋清远和杨文慧和离的事也只是闹过就算。既然杨阁老、杨夫人不答应,必然会从中周旋,少不得给宋家一点儿甜头,或是杨阁老出面求皇上给宋清远一个芝麻小官做着,或是杨夫人出面,给宋家谋取一桩有些油水的买卖。
她起初是有些意外的,后来细想想,也就理解杨阁老夫妇的用心了。自古劝和不劝散,何况闹出这种事的是自己的女儿。
杨文慧那种女子……细想想,还是有些唏嘘的。
如果杨文慧不曾因为裴奕闹过那档子事,如果她嫁的是一个有些可取之处的男子,仅凭那份城府、果决甚至恶毒,都能挑起一个家,让身边的人对她唯命是从。可偏偏,嫁的是宋清远,那是扶不上墙的一滩烂泥,不但如此,还会和宋太夫人一起把一个女子毁掉。
杨文慧能及时清醒,用娘家势力压制住宋家的话,日后兴许还能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最怕的是她因为失意、怨恨,被宋家母子带到沟里去——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非但如此,还会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