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页)
,你可是咱郑国出了名的神箭手啊,怎么,在自个儿地盘上猎只野兔,还要劳神费力漫山遍野地用脚撵,用手捉么?”
颖考叔拾起野兔,脸不觉红了:
“好教共叔笑话,小人老母年逾七旬,每日茹素,已熬得清减了,小人欲射些野味煮了献给她老人家,可她老人家每每教诲道‘春次草木萌,百兽孕,非畋之时’,小人若射了野兔,被她老人家看见箭伤,定是流涕责骂,不肯吃上哪怕半口的,所以小人、小人……”
“所以你就只能多费些气力徒手捉住,好诳你老娘说是你在道边拣的死兔,是也不是?”
“共叔见笑了。”
颖考叔的脸更红了些。
共叔段却正色道:
“我如何会笑你?孝乃百善之先,你能如此做,正是孝子本色么!不瞒你讲,本公子此次来这颖谷,也是为着这么个孝字呢?”
“哦?”颖考叔不觉有些讶异:“共叔千金之躯,若想孝顺先君夫人,何须亲自来此荒山野岭呢?”
共叔段摇摇头:
“锦衣玉食,游宴乐舞,家母还少么?要说少,便少了儿子承欢膝下的一点关切孺慕之情罢?家母是申人,自幼最喜食清明前新生的春薇,咱郑国百物虽备,这春薇么,却只有你这颖谷生得最好。”
颖考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共叔孝顺,真堪楷模,只是这春薇于此时的颖谷并非什么稀罕物,共叔若要,只需吩咐一声,叫小人管下妇人们采来奉上也就是了。”
“不妥不妥,”共叔段连连摆手:“家母食这春薇,惟取羽下寸半之茎,非骨肉之情,谁肯留心若此呢?”
颖考叔未及答话,忽见土路上尘土飞扬,一簇车马猎猎而来,倏忽而近:
“小人等来迟,请共叔恕罪!”
共叔一挥手:
“罢了,你们速把这车后春薇驰驿送往都城公宫先君夫人处,一日一夜不到,小心你们的脊背!”
“禀共叔,礼,春不驰驿,恐伤天地之和气……”
“啪!”
共叔段劈手一鞭,抽在那人右肩上:
“混帐东西,是什么礼要紧,还是本公子娘亲先君夫人要紧!还不速去!”
那人喏喏连声,忙不迭搬过春薇,驱车疾驰而去。
共叔一揽缰绳:
“春色正艾,本公子意欲从容游赏一番,颖考叔,你肯同载么?”
颖考叔欠身道:
“共叔错爱,本当从命,只是家母……”
共叔一笑:
“是了是了,孝自是最要紧的,本公子便不强人所难了,这就别过,我们后会有期。”
“共叔真是纯孝之人啊!”
阳光斑驳的土路上,颖考叔望着共叔段轻车漾起的尘土,轻轻赞叹道。
“他这不算是孝顺啊!”
听得这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颖考叔不觉浑身一震,急忙转过身来,双手背着,把那只野兔藏在身后:
“娘,您怎么……”
老娘跨着个藤篮,满头银发,身材瘦削,脚步却甚稳当:
“唉,我说错了么?若是寻常庄户人家,饿了上饭,冷了裁衣,这自然便是孝顺,可共叔是一城之主啊,撂下一城的大事小事自个儿出来采薇,又不管不顾地硬是要在春天驰驿,这万一要是失了职,落下什么不是,先君夫人做娘亲的,能好受得了么?”
颖考叔不觉悚然:
“是,是。”
“你别光是是是的,”老娘意犹未尽地絮叨着:“你好歹也是这颖谷管事儿的角色,把这山上啊,谷里啊,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照应好,上司高兴,属下喜欢,便是对娘我最大的孝顺了,可不是什么今天弄身绸衣,明天捉只野兔的,娘我就算吃了穿了,也是心里慌慌的呢……”
“娘教训得是,”颖考叔听得冷汗涔涔,背在身后的手指一绞,缚住野兔四足的韧草啪地断开,野兔一挣落地,没命地逃开了:“娘,不早了,孩儿搀您家去罢。”
日头透过树荫,将母子二人的身影长长地印在土路上。
“娘,照您老人家的说法,国君才算得咱郑国最大的孝子了?”
“嗯……国君勤敏,政事清明,孝不孝的,娘一个妇道人家,便不知道了。”
“式微式微,胡不归……”
采薇妇人们的唱和伴着鸟鸣,在远近山谷的松柏青草间回荡着,渐渐湮没了母子俩的话语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