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年来,五行教始终能与本派一争长短,自有其独到高明之处。你既已见识了他们的本领,就更应该勤加苦练,方不至于落于人后。”李思点头道:“不错,先前我对师父去太白苦修颇有不解,今天一天,见到如此众多的少年高手,只觉得徒儿以前实在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此次太白苦修,徒儿必当全力以赴。”廖然道:“你能如此这般想法,实在不错。”李思又道:“那红脸之人象与渤海国有深仇大恨,恐怕今后她们还会再次突袭,着实令人担心。”廖然道:“自古王公贵族哪个不是从小经历各种威胁,今日此阵仗对于两位公主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而已,小思到是毋须过忧。”李思笑道:“原来作公主的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风光的呢。”廖然道:“不错,有所得必有所失,事难两全。经过这次事件,渤海国必会加紧防备。五行教势力再大却也大不过一个国家吧,他们这次已经打草惊蛇,下次再要突袭恐怕也颇不容易了。”李思心下一宽,闭眼寻思,对那位红脸之人颇为好奇,迷迷糊糊间竟然进入梦乡。
这一觉没有半点打搅,睡得十分香甜。次日一早,众人行李全都置办妥当,在厅中道别。廖然师徒一一谢过贞文公主,渤海国四大家将;李思也分别与李氏兄弟,张允儿告别。骆语拦住廖然嘱咐道:“师弟,太白之行后还望速速归来,派中众多兄弟俱都盼着你回去。到时我们一起回去,希望能把这次祸事消弥与无形之中。”廖然点头道:“师姊放心,我们师徒定当快去快回。”骆语点头道:“祝你们师徒一路顺风了。”两人相视一笑。
李思径直来到三公主面前,掏出洗干净的绢帕道:“多谢三公主赐帕之恩,这绢帕我已然洗净晾干,还请三公主收回。”三公主接过绢帕,提至鼻尖一闻,叫道;“臭的,回去重洗。”李思眉头一皱道:“我分明洗得干干净净的啊,怎会是臭的呢。再说现在重洗恐怕也来不及了。”三公主不听不闻把绢帕往李思手里一塞道:“你就快要走了,如果以后再哭鼻子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你的身边了。这块绢帕你还是留着吧,到你不再爱哭鼻子的时候再来还我。”李思脸一红,哭笑不得。廖然笑道:“爱哭鬼小思,为师作主,这绢帕你且收下,万一风沙迷了眼睛,也好用来擦擦眼泪。”三公主一笑道:“收下吧。”李思无可奈何,把绢帕揣入怀中,再次和众人一一道别,随同廖然直奔太白山而去。 。。
十三、伏击
师徒俩当日便离开了柳城,并未走快捷便利的水路要道营州道,反到是渡过辽水,来到鸭绿江下游泊口,此地已经非常接近入海口了,差不多也到了渤海国的国境线附近。
泊口乃是渤海国登州道也就是鸭绿朝贡道的入海口,以此入海,跨越渤海湾到达登州乃是朝贡道最为危险也是最为艰苦的海上航路,幸好廖然师徒不是从此地返回中土,而是沿鸭绿江北上到达西京鸭绿府神州。
一路顺风顺水,来到神州后终于走上了久违的陆路了。廖然师徒仍旧取道朝贡道向抚松进发。师徒俩早已入乡随俗,换上了渤海国的服饰,只是口音终究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个十足,不过只要不开口,旁人也看不出什么大的破绽。
李思仍旧沿途捕物,采风,离太白山愈近,便见到愈多从前不常看见甚至未曾见到的动植物。其中又以鸟类、鱼类、虫类为多。一路走来,廖然师徒吃过各种游鱼和野鸟,有些色彩鲜艳肉质却十分粗糙;有些暗淡无光反倒是鲜美异常。为此师徒俩吃过不少暗亏,当然基本上是李思一人所吃,也得到过更多的惊喜。李思更是采了众多奇花异草,捕了不少奇怪的小虫。虽然还未到得太白山,可这一路所行所得已自不少。
廖然到是对渤海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以及风俗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譬如著名的卢城稻、颉的猪、率宾的马、太白山的兔等全都早早纪录在廖然的食谱之上了。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不尝尝如此特产怎能轻易回归中土呢。至于金银佛、玛瑙柜、紫瓷盆之类的工艺品也已纳入他老人家的收藏明细之中。说到渤海国的生活习俗,海东文化保持了固有的传统和部分高丽、契丹的习俗,与中土文化逐渐接近并趋向一致。所以师徒俩衣食住行在渤海国并没有感到太大的不便。
廖然师徒所行进的此段朝贡道非常热闹,乃是当时有名的商道。一路上,师徒俩看到来来往往,大小不一的各色商团。有贩卖虎皮、貂皮、熊皮等的皮货商团;有出售人参、牛黄、麝香等名贵药材的药商;也有专卖熟铜给中土铸币的钱商;零星还有些水产品商人。当然也有从中土作完生意归来的商团,他们大都带回许多粮食、金银器皿和布匹。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