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页)
急切之下才想起的这么一条生财之道。以他贪婪重利的性情只怕等不到周三便会再次出现。
可这一回,情况却略有偏差。
周一到周三,郑立国都没有出现,知道周五的下午,情况才有了进展。
只是这次出现的不是郑立国,而是他的妻子刘敏,如果郑曦当年没有被过继的话,大概应该叫她一声继母。
刘敏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B市某电视台一档名叫“真情”栏目的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像师,在他打工的中医院附近把他拦住,三个人似乎生怕他跑了一般的站成了三角形,把他圈在中间。
记者自我介绍叫吴成,跟他差不多的年纪,看来似乎是刚出校门,正式满腔抱负,一杯热血的时候,上来便对他解释了一下他们栏目的大概情况。
郑曦平时基本不看电视,却也知道这类栏目的大概项目,不过就是把普通人的家事拿到公众面前说道一番,然后在主持人的协调帮助之下,多年不见的朋友相见了,本有误会的亲人恋人和好了,总之,就以把观众们弄哭为主要卖点,最终达到拉广告赞助,赚收视率的目的。
郑曦略一思量也到明白了郑立国打的是什么算盘。估计这一周以来,他也没闲着,那天分手之后,他大概就当初他们签订的协议向专业人士做过咨询了,看来那份苗添委托相熟律师立的协议是没有任何漏洞可寻,无奈之下,郑立国才想了这么个“出奇制胜”的招数,打算用公众的舆论来逼他就范?
刘敏也不知是怎么跟吴成说的,比较成功的在他心里把郑立国塑造成一个严肃刻板,外冷内热,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感情的中国传统父亲的形象。
当年离婚后,单身男人,事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照料体弱多病的儿子,无奈之下只有将年幼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医术高明的叔叔。
又因为当时工作太忙,为人又不善沟通,与孩子聚少离多,使孩子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从此拒绝管他叫父亲。
待到叔叔去世后,他的年纪也一天天的大了,对儿子也更加的想念起来,儿子却怎么也不肯原谅他。
于是善解人意,心疼老公的妻子刘敏看透了丈夫严肃外表下浓烈却强自压抑的父爱,于是找到了“真情”栏目组,向他们求助,希望能在他们的帮助调节之下,让这对父子解除误会,重归于好。
这个吴成大概是那种从小看着TVB剧集长大的孩子,满嘴的大道理让郑曦这个几乎不看电视的人听着也感到十分的耳熟,什么“有缘做父子,有今生没来世”,“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和包容”,“他纵使有再多的错,也毕竟给了你宝贵的生命,单凭这一点你就该感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等,等等。
刘敏在一旁不断的帮腔,就是这个理,虽说从小你爸爸就把你过继给了老叔,但自从老叔去世之后,他也一直供你吃,供你穿,一分也没少了你的,他心里还是念着你的。
感恩?宝贵的生命?
郑曦垂下眼,心里感到一丝好笑。
作为一个被动的被制造出来的残次品,每一天都生活在生不如死的痛苦里,被两个生命的制造者像丢破烂似的争先恐后的抛弃,难道让他为这样的生命而感恩么?
他摇摇头,打断了吴成和刘敏娜冗长不断的逼迫式的劝说:“婶婶,你我都知道,当初叔爷爷去世前与叔叔立过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如果他和我母亲能在我十八岁之前负责我的基本生活费用,那么将来叔爷爷留给我的那座小楼的产权可以分给叔叔一半……”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爸爸给你抚养费,那是因为心疼你,不是为了什么产权。你这孩子怎恶魔这样?”刘敏飞快的看了不明所以的吴成一眼,几许慌张的神色迅速被伤心难过的表情所取代,立刻张嘴截住了郑曦的话,只是表情和话语都变换得太过仓促,看起来反而带了些心虚的成分。
“不是为了产权?”郑曦点了点头:“那么叔叔当初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说服我将房子抵押出去为他的生意贷款?”
却从未想过,如果他的生意失败,那个随时都有可能猝然死去的少年离开小楼后将往何处安身。
不过,如果当年不是小丫头放学后跑去找他,碰巧救了他一命,只怕他也许就因为没有及时用药而死亡,郑立德自然也就不用再为该怎么安置他这个废物而浪费脑筋了。
“那……那不是你爸爸当时确实需要钱吗?再说,他那么辛苦还不是为你和你弟弟的将来,我们百年之后,挣的钱还不都是留给你们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