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页)
这一方法确实让局面有了不小的改变——既没挨扇,也没挨叨。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海燕姿态优美的埋着小脑袋,把葵花籽一颗一颗全部吃掉,却连一个轻飘飘的眼神都没赏给缩在一边眼巴巴的朝它猛送菠菜的肖邦。
虽然心上鸟对自己的追求无动于衷,肖邦却依然痴心不改,每天两眼失神的呆立在鸟架上,不住嘴的结结巴巴念叨着它的芳名,千百遍,也不厌倦。
花痴色鬼主人姐姐看着它这副德行又是好笑又是可怜,便只好在每次前去拜访苗老太太的时候把这个笨蛋鹦鹉也带上,并细心的帮它准备好用来讨好佳鸟的美味葵花籽一包。
于是,在苗老太太的四合院里,便经常可以看到,葡萄架下,石桌的一端,海燕姑娘优雅干脆且毫不客气的磕着葵花籽,一连串咔咔咔的脆响,肖邦像个受气包似的,老老实实的缩着翅膀,傻乎乎的瞪着一对小眼痴痴的望着对面的心上鸟。
另一端一老一小笑眯眯的抿着嘴,一边喝着苗添孝敬的好茶,吃着白晓棠新做的点心一边观看这出苦情大戏。
郎有情,妹无意。
肖邦的追爱之路曲折而漫长,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连它的主人姐姐也只是看笑话,不抱什么期望。
一直到数年之后,苗老太太离世,才让这段“苦恋”有了意外的转机。
子女俱已成家立业,儿孙个个事业有成,不用操心。老伴也已经先她而去,没了牵挂。一生经历过各种风浪,起起落落,人世苍桑,老太太已经对死亡看得很淡了,再也没有什么让她留恋难舍的。
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让她挂心的,却是在老伴去世后,在她最难过最失落的时刻带给她许多欢乐的大鹦鹉让她放心不下。
那小东西让她给惯坏了,脾气坏,又任性挑嘴,还爱粘人,这些年一直张罗着给它配对的事,结果那些鸟只只都让它给叨成了掉了毛的掸子。
它们这种鸟偏偏又死心眼,认准了一个主人,便是个死心塌地,一旦主人离世,有多少干脆也就随之绝食而死。
就算不死,它们的寿命也长,她若是走了,留下它孤零零的一个,只怕会十分寂寞孤独吧,就像老伴走了之后的她一样,对着空荡荡的屋子不停的念着海燕之歌。
还好,还有棠棠那个实心眼的小丫头和她的那只实心眼的笨鸟。
于是,老太太将她和老伴多年来收集的大量菜谱和相关的书籍,其中还不少的珍贵古籍,几件心爱的小玩意、那把特意买来的吉它和海燕姑娘一起留给了她晚年的小友白晓棠,并笑着对她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好孩子,奶奶相信你肯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到时别忘了叫你苗大哥在上坟时告诉我和老头子一声,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说完这番话的两天之后,老人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嘴角还带着一抹祥和的微笑。
若是算上郑曦的那次,这是白晓棠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二次生离死别。
而这一次的离别,却让白晓棠看到生命和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和态度。
老人对待死亡的豁达开阔,从容不迫以及对伴侣的那种沉默坚持,质朴无华的爱,让白晓棠在难过痛哭之余,也在不停的思考和领悟,有很多事,很多道理,她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只能先放在心里,慢慢的体会,学习。
她只知道,她想做一个像苗奶奶那样的人,也希望可以得到一份那样的感情。
苗奶奶与苗爷爷合葬的那天,当送葬的人群散去,白晓棠带着她的吉它,留在了最后。
她轻轻的拨动着琴弦,用哭哑了的嗓子最后一次给老人唱起那首她爱听的《牵手》……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
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
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
苗添和郑曦没有走,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一曲结束,风吹草木的沙沙声中三人久久无语,最后,苗添伸手摸了摸白晓棠低俯的头,长长叹了口气:“棠棠,我们回吧。”
葬礼过后,海燕的情况让白晓棠相当的担心。
做为一只鸟,海燕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它却明白的知道,那个宠爱它的,陪它玩耍,细心的为它准备各种好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