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她的对手,没能保护好师父血肉之躯化作的飞云鼎。”莫残惭愧的说道。
“这也不能怪你,那个什么天虚真人会追踪你来大理么?”银丹子问。
“师父说他一定会来的。”
银丹子点点头,问道:“莫残,你愿意跟贫道学艺么?”
“当然愿意,将来不但要擒住天虚为师父报仇,还要去暹罗夺回小飞云鼎,莫残现在就拜您为师。”莫残信誓旦旦说道。
银丹子摆摆手:“不必拜师了,既认贫道为师娘,直接传授给你就是了。”
“是,师娘。莫残是大理圣应峰下莫家邑人,自从四年前离家出走也是音讯全无,我想先回家看看爹娘后再回来学艺。”
“这个是当然,金丹洞三十多年也没有打扫过,你们两个收拾一下以后就住在那儿吧。”银丹子说道。
“是,师娘。”
莫残与小山鬼来到旁边的金丹洞,见一些生活用品和数只大大小小的炼丹鼎炉都已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两人动手里里外外彻底的清扫了一遍。
“洞洞,我要回家见爹和娘,你不方便去就呆在金丹洞吧,平时帮师娘干活一起吃饭,我会尽快赶回来。”莫残吩咐小山鬼说。
“知,知道啦。”小山鬼应道。
当晚,莫残连夜下山回家,在经过银丹洞的时候,听到了里面隐约传出银丹子幽幽呜咽之声。
莫残听了心中亦是难过不已。
月上东山,莫残循山路翻山越岭直奔苍山脚下的莫家邑而去。
第七十三章 家
月明星稀,山风徐徐,莫残归心似箭一路疾行,百余里的山路没有停歇,终于在黎明后赶到了洱海边,望着一抹金色的苍山十九峰时,顿时热流涌上心头。
离家四年了,时常会梦见家乡的景色,如今真的来到了跟前却又显得是那么的陌生。莫残沿着溪边的小路朝莫家邑走去,心中希望遇见熟人但又怕迎头碰上,他想要第一个告诉爹娘,是他们的残儿回来了。望着远处熟悉的村庄,鼻子里仿佛闻到了娘做饵丝时的米香气味儿,不由得眼眶也湿润了。
莫残已经十六岁了,原本沉默内敛的他经过这几年江湖历练,性格也在慢慢的改变,尤其是和夏巴山金丹子的接触,对其影响尤为重要。
清晨,村口那株已有百年树龄的“白扇把”大青树依旧像伞盖一样矗立在那里,树下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手里拄着棍子眺望着路口一动不动像尊泥塑似的。
莫残的心跳突然间加快,那婆婆看上去是如此的面熟,待到近前依稀辨认出她竟然就是娘。
娘已经苍老憔悴了,双眼蒙上了一层白翳,听到了脚步声痴痴的望着走来的莫残。
泪水止不住的夺眶而出,“娘。。。。。。”莫残轻轻的呼唤着。
“你是谁?”素娘疑惑的问了声。
“娘,我是莫残,”莫残一下子扑过去抱住了她赢瘦的肩头哭着说,“是你的残儿回来了。”
素娘伸出干枯的手抚摸着莫残的脸庞,嘴里喃喃说道:“真的是娘的残儿回来了么?”
莫残呜咽着使劲儿点着头。
娘终于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多年来郁积在心里的压抑如山洪般的暴发,瞬即嚎啕恸哭了起来。
村民们三三两两围了上来,惊讶的说道:“真的是莫残回来了,你娘天一亮就坐在这里等你直到太阳落山,整整盼了你四年啊,眼睛哭瞎头发也全都白了。”
“娘,我们回家吧。”莫残流着泪一把抱起娘朝家里奔去。
原先的三坊一照壁老宅已是破败不堪,昔日的菜园早已荒芜且杂草丛生。莫文理卧病在床,消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
听到儿子回来,他的嘴唇动了动嗫嚅道:“你这一趟怎么走了这么久啊?”
莫残终于知道了,自从四年前那个雨夜离开了大理城后,爹和娘到处寻找儿子的下落,连莫家邑的族人也四下里帮助打探,甚至远到鹤庆楚雄以及中甸,可仍是杳无音讯。直到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带着哑巴女童的走方郎中,才知道莫残跟随着巴山医舍的夏巴山已经出滇远行去了鄂西巴东。
莫文理夫妇在家中日夜祈盼儿子早点归来,可一年过去了还是音讯全无,两人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忧思积郁,莫文理就此一病不起。而素娘则每日里守在村口的大青树下,希望能看到儿子的身影,一晃几年过去,素娘头发也白了,泪水流干慢慢的眼睛也看不见了,家中日渐窘迫,仅靠着族里人的接济勉强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