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页)
虚心的像有种植经验的佃户请教,然后摸索着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
他们在庄子上住了将近四年年,这三年多里,绾绾和安安愈发的长大了不说,夫妻俩的感情更是愈发的如胶似漆了起来。红薯的产量,自然是一年比一年好。
当然,这三年多里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首先,宁国府那边贾珍的原配妻子没了,娶了了续弦尤氏。贾珍的辈分虽然低了贾赦一辈,但是人家毕竟是贾家现任族长,贾赦还是很给面子的带着安卉去了。初开始的时候还好,后来听说了一些尤氏的事情,贾赦愈发的觉得安卉是打着灯笼也难求的,对安卉恨不得捧到手心里。
然后,贾蓉娶了个秦可卿。这场婚礼,安卉没有参加,贾赦也没有去。只是,那一天他一反常态的把自己关在没什么书的书房里,一个人待了很久很久。然后大半夜的回来,抱着安卉一句话也不说,沉沉入睡。对此,安卉没有说什么,但是她估摸着贾赦一定是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了。从此之后,贾赦对着自己的红薯,愈发的上了心。
这些,都是喜事,还有一些算不上喜事的。
首先,扬州那边传来消息,贾敏生了儿子,林家终于有后了。当然,因为路途遥远的关系,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孩子都已经好几个月了。贾家人都很高兴,贾赦也很一样。只有安卉心里清楚,那孩子是保不住的。
其次,是尤氏进门之后没多久,便有她不喜欢贾惜春的流言,然后老太太把贾惜春给接了过去,尤氏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于是,贾赦感觉尤氏不好,但是安卉却总觉得那尤氏只怕是有苦难言。不过,她也没有什么证据,自然也不会为了这些无谓的事儿和贾赦争论。
然后,老太太一再的示意要他们夫妻搬回去,安卉每次都低眉顺目,假装听不懂。横竖她也并不需要回去很多次,所以除了有些闹心,倒也没什么。而贾赦态度很坚决,只说是喜欢庄子上景色,怎么也不肯松口。
最后,老太太退而求其次,说绾绾一个人在庄子上无聊,她那儿姐妹多,正好能在一处玩乐学习。在贾赦眼看着要被说动的时候,安卉也顾不得别的,很明确的拒绝了。与贾赦单独相处的时候,更是严正表明自己的立场,她是死也不会让绾绾回到那个地方的。贾赦原本就不怎么愿意,如今看着安卉的样子,更是欣慰,自然也就没有不肯的道理。
当然,还有一些让人悲伤的事儿。
首先,林家的儿子到底没有保住,贾家的人都跟着很伤心。当然,这个贾家人理包不包括和贾敏关系极为微妙的王氏,安卉就不那么肯定了。
然后,贾敏也跟着去了,老太太自然按照书上说的,伤心之余,一定要林黛玉去贾府。
对此,安卉很不安。她原本想着将来林黛玉来的时候,自己怎么样也帮帮那个可怜的孩子。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她待在庄子上,就算想帮黛玉,也是鞭长莫及的。当然,她从来没有想过回去,因为再怎么喜欢黛玉,她也只是喜欢而已,绝不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安卉叹气,自言自语的感叹道:“其实,我觉得,林家姑爷还是应该再续个弦的。有他看着,黛玉那孩子在自己家里,怎么也不至于受了气。若是到了贾家,那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贾赦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给他去封信,他和敏敏鹣鲽情深,若是一时想歪了,害了唯一的女儿就不好了!”
安卉愕然,她只是感叹一下,不曾想贾赦竟然有这样的想法,“他……会听你的吗?”
贾赦微微笑了笑,如同炫耀宝贝的孩子一般问安卉,“你还记得那个李大夫吗?那个极有名的带下医!”
安卉点了点头,安安之所以能保住,并且平安的生下来,就是那位李大夫的功劳。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一时在咱们家,一时又不在吗?”
安卉蹙眉,她哪里晓得这个问题?
贾赦笑得愈发的灿烂了,“他不在咱们家的时候,正是在林家。他是我一个极好的朋友,是靠着我们之间的情谊才留在贾家的。这事,如海不知怎的知道了,特意向我求他去。所以,敏敏才能有了黛玉和那个可怜的孩子。”
说着说着贾赦的笑容消失了,有的时候他总是会不由得想,若是当年他没有把人让给林如海,或许……
想到这里,贾赦止不住的心口剧痛,只能一再的告诉自己,那是他的错,是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妻子,否则的话,他真的怕自己会迁怒于人,变得不讲道理。
安卉这才想起,当年她腿上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