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2/4 页)
爆出来。这所谓“郑国丈”是个军户;名叫郑旺;家里贫寒;早年就将十二岁的女儿郑金莲卖给寿宁伯府为婢。
当年还是弘治初年;寿宁伯并不是国舅张鹤龄;而是皇后之父;真正的“国丈”张峦。
后来郑家日子稍好了;郑旺开始托人打发人找女儿。此时郑氏已经不再寿宁伯府;而是入了宫中为宫女。郑旺通过关系;结实了宫里的内官;常送些时鲜的送进宫;也得了宫里捎带出来的衣服银钱。
弘治四年;因之前不曾有身孕消息传出的皇后“突然”产下太子;宫里宫外就有“抱子”的传言。传来传去;“抱子”中的太子生母就成了郑旺之女郑金莲。
郑旺自己也相信了这个消息;以“皇亲国戚”自居;旁人也奉承他为“郑皇亲”。
开始时;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觉得荒唐;不过见宫里迟迟没有动静;便也各有思量。
甚至有不少抱着“奇货可居”心思的勋贵人家;私下里开始与郑旺有了往来。
后来随着皇上对张家的不断加恩;“郑皇亲”的风头才被按了下去;可是“抱子”的传言始终不断。一直到二皇子落地;破了外界关于皇后娘娘“不能生育”的猜测;这传言才淡下去了。
在京城有些根基的官宦人家;大多听说过这“郑皇亲”;不过因张家兄弟权势显赫;也没有谁明面上去扫张家的脸;这件事始终就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讲
如今却是不同;“郑皇亲”都打发人在顺天府衙门讨人情;这般大喇喇地作态;沈瑞觉得张家兄弟不会再坐视不理。
他没有将王鼎放在心上;梁耀听了沈瑞的话;便也心安了几分。
沈瑞因寿哥的缘故;便叫长寿留心“郑皇亲”的消息。没想到;直到进了冬月;不管是宫里;还是张家;依旧是没有动静。这“郑皇亲”却有从暗地里跑到台面上的意思;听说前些日子还成了驸马府的座上宾。
王鼎在府学里的气焰越来越嚣张;身边也有了三、五跟班;每每遇到梁耀、沈瑞时都是冷嘲热讽。
不过几日;就有梁耀、沈瑞等“狎妓”的流言出来。梁耀气的不行;去与王鼎对峙;又生了一肚子闷气。梁耀实是憋闷的慌;即便还记得沈瑞的话;可怕给家里惹祸;也不敢真的与气焰正嚣张的王鼎对上;只能在学里告了假;暂避王鼎锋芒。
沈瑞虽不怕王鼎;可有这样一个整日里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中二少年”在自己跟前呛声;也觉得聒噪的很。
沈瑞犯不着去与王鼎斗气;正好这日沈沧休沐;就在沈沧面前提了此事:“老爷;难道朝廷就任由郑旺妄言败坏娘娘与太子名声?科道言官不是可以风闻奏事么?就没人提这个?”
沈沧神色莫名;摸着胡子道:“瑞哥因何判定郑旺是‘妄言;?”
“……”沈瑞卡壳了。
之所以张家不动;勋贵人家私下里也有人送礼给郑旺;原因就是在此;没有人能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要是假话还好;要是真话;说不得什么时候;郑家就是新贵。人人心里都存了顾忌;自然就没人敢去揭开此事。
沈瑞想了半响道:“皇上对寿宁侯、建昌侯情逾骨肉;只为了这个;那郑旺所言自然就是假的。”
沈瑞是后世人;知晓“宁王造反”的事;知道这寿哥“母不明”会带了隐患;甚至成为藩王造反的借口之一;可眼下的勋贵百官却想不到那么长远。
不管寿哥到底是谁生的;皇长子与唯一皇子的身份;就保证他储位不可动摇。即便“抱子”的事情是真的;也不过是皇后的过失;太子外家从张家换到郑家而已。
可想要“抱子”;必须是得皇上点头。皇上与皇后夫妻情深;谁会那么不知趣现下就去揭开此事?那样就是打皇后与张家的脸;说不得还要惹恼皇上。
等到太子登基;揭开此事;才是真正的时机。
那些与郑旺私下里保持了“友好往来”的勋贵人家;多半是抱着这个打算
想着王鼎数次在府学里的挑衅;沈瑞不由皱眉。
沈沧看出沈瑞的浮躁;有些意外道:“此事本不于瑞哥的事;为甚瑞哥会为此苦恼?”
王鼎之事;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沈沧便对沈沧说了。
沈沧肃容道:“如此小人;竟敢败坏我儿名声;委实可恨不过你应对的也对;确实不宜与这样的人在人前争执;并非怯懦;实是不值得”
狗咬人;人还能咬回去不成?不过也不能一味由着犬吠。
原本那个“郑皇亲”在城里蹦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