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2/4 页)
好朋友过来的;我要留着钱请他喝羊汤去……”
小乞儿虽穿的补丁叠补丁的衣裳;脸上也沾着一块一块青灰;不过眼睛是又黑又亮。
他面上带了几分委屈;耷拉脑袋道:“文虎哥;我两天没乞到东西;肚子好饿……”
魁伟少年正是与沈瑞有过两面之缘的屠家子高文虎;虽长得五大三粗;却是个极心软的性子。
见着乞儿可怜;他到底松开手中荷包;道:“那就省着点;给你买馒首吃……”说罢;去了旁边的馒头铺子;买了两个馒头递给乞儿。
乞儿抓了两个馒头;满脸感激:“谢谢文虎哥……”
高文虎犹豫了一下;又从荷包里摸出几个钱来:“这几个钱你收着;要是乞不找东西的时候就拿来买吃食;总不能饿了肚子……”
乞儿没有接着;口气有些发酸:“文虎哥不是要留钱请人喝羊汤么?”
高文虎道:“留下一碗的钱就行;到时候不吃;左右也我吃过……”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褎然举首(五)
这日正逢月末;沈瑞用了早饭;就与徐氏报备一声;带着长寿、长福出门去了。至于想要独自出门;在徐氏这里是想也不要想。
京城虽是太平地界;沈瑞也不是容易被拐带的小孩子;可毕竟没有成丁;徐氏哪里放心他一个人出门。
后世有句老话;叫“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的京城的城门;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不过此时的京城;虽也分内城外城;可还没有修外城城墙;就更不用说外城城墙了。
只是因京城人口越老越多;城市住不下;在前门外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后来因这边店铺云集;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城里城外的市井小民;为了生计;也多到前门外安置。
久而久之;便在前门外形成了几个坊;崇北坊就是其中一处民居汇聚地;挨着崇文门这边。
不过对官宦权贵与巨贾大户来说;即便前门外再繁华;在城外买宅置产;可也多是外宅;本宅多还在城内。
虽说近些年政通人和;蒙古人即便偶尔犯边也是小打小闹;可当年英宗皇帝在时;蒙古人可是兵临城下。
即便当时的兵部尚书在蒙古人到达前;叫人开城门放了外城百姓进城;可还有些来不及进城的百姓死于蒙古人的铁骑下。城外的房舍;也多被焚烧殆尽
不过几十年过去;当年惨烈情景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满眼繁华。
沈瑞进京一年半;即便与何泰之等人出去逛过几次;也是内城的坊市;还是头一回到前门外来。
反倒是长寿、长福两个;一个是常被沈瑞打发出来跑腿;一个是在京城土生土长;对前门外都比沈瑞要熟。
河沿胡同;顾名思义;临近护城河边;倒是不难找;在坊口一打听;就得了方向。
刚到胡同口;就见前面杵着两个少年;各自一高一矮。
高个那个正是高文虎;矮个那个穿着泛白的青色补丁衣裳;脸上也青一块、黑一块;手中是半截竹杆;一副常见的乞儿装扮。
虽说高文虎的块头有旁边矮个小少年两个大;可沈瑞还是忍不住将视线落在旁边那矮个少年身上。
只因那小少年虽是乞儿装扮;可看起来却有些奇怪。
沈瑞扫了一眼;就发现是哪里不对劲了;因为这少年的衣服鞋子太于净;脸上的青灰痕迹也太刻意;倒像是刻意涂抹上掩盖面容;像后世特种兵面上的迷彩。
前门外;都是黄土路;人流一多;暴土扬尘。
就是沈瑞一行三个;从前门走到沿河胡同;鞋子与裤脚上都有不少尘土;这少年的鞋面上;虽是打着粗布补丁;可却没有灰尘。
沈瑞即便心中纳罕;也不过是一眼的功夫;面上并不露出来;只望向高文虎。
高文虎满脸欢喜;已经大踏步迎上前来:“沈大哥”
看出这大个子是真心乐意与自己亲近;沈瑞倒是并不排斥;笑道:“今日我来扰文虎了。”
高文虎“嘿嘿”笑道:“我早就盼着沈大哥来呢;快与我家去认认门”
沈瑞就是为了长见识来的;自然乐意随高文虎过去。
高文虎看看沈瑞身后的长寿与长福道:“这两位就是前些日子在县衙外接沈大哥回家的两位大哥吧?”
沈瑞点点头;道:“就是他们两个;家母不放心我一人出门;让他们俩跟着。”说到这里;顿了顿;望向那小乞儿道:“这位小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