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页)
金星面上虽拘谨着,但心里面却想着是——师傅,你忽略了旁边的下人嘛!
“启禀……回公子的话,老臣走不动,又想看热闹,所以在选在这里,家人都在热闹的人群中。”恭敬地说完,眼睛像是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金星。
叫了一些吃食,及酒之后,李隆基才缓缓道:“如此热闹的场面真是不错。”
随后金星只管吃喝,不听师傅跟姚老头像是打禅机似的说话,不过后来说到长安令裴耀卿金星倒是抬起头来,姚老头夸裴耀卿长安制的好,又委婉说起哪个犄角地方的县官不好,但师傅没有插言,所以这个话题也就搁置了。
金星瞄瞄师傅,发现师傅并不是没有听进去,他猜想师傅还没有稳定朝廷,所以恐怕是没有闲工夫去管县官的事,何况去年他刚到不久的时候,师傅亲自已经关注京畿周边的县令问题,裴耀卿去年当上长安令就是那时候的事。
随后不知怎么的话题就转到金星身上了。
“小公子今年已有十三岁吧,也差不多是可以进入书学或是算学的年纪……”
金星抬起头,看到姚老头视线看向师傅,而看到师傅似乎有些隐怒。随即才想到唐绍以前给自己说过,唐朝是有国子监的,下面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但这六学可是直接与学生的资荫挂钩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开放,而律学、书学、算学则向八品一下子弟以及庶人开放。
刚刚姚老头的虽说是自己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是隐含的意思也就是在提出自己没有身份,不应像教育太子那样请先生在宫中教授。
而看这老头的意思,明显不是提醒师傅对自己宠溺过度,算是直接的指责了!金星真替这老头捏把汗,以师傅跟自己的关系,不发火才怪!
所以金星立刻喝一口酒将黏黏的胶牙饧顺下去后,道:“去书学呀?我看我就不必去占书学一个名额了,以前唐先生有给我拿了《石经》三体、《说文》和《字林》练习,练字的话,不用去不是也行吗?书学和算学的名额一共才三十,想要出人头地的庶人们都挣破了头皮,我就不参合了!”
李隆基气火退了不少,以姚崇这样的人都听出金星的讽刺,了解小徒儿的他又怎么会不明白!他的徒弟也不是能够欺负的!
姚崇微微变了脸色,他是没想到李白会说出这种话的。
金星此刻更高兴了,继续道:“至于算学……嗯,我学过《周隋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还有《孙子算经》,《海岛算经》计算一个岛的高度,想法的确很好,后面也应用到《周隋算经》当中的勾股定理,我虽然无法做到第一个想出这个,但里面说明的倒也简单,理解不难。《九章算术》的话也不难,师傅,我觉得在县衙里都需要有这么一个精通《九章算术》的才行,计算田地的面积,谷物粮食的比例折兑,摊派赋税,都很实用,如果百姓们也都会就好了,其实并不难的,如果百姓都会算这个了,只是没有这种方面的思维而已,那即使是个贪官也做不到愚民了!《孙子算经》……”金星摸着下巴。“很是有趣的书,不过鸡兔同笼的问题也简单。其实我倒是觉得既是一县之主,那么这些也是应当学的,即使不精通,也要了解个大概,如果说担心需学太多的问题……天下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可遍地都是,他学不会不表示别人也学不会!就拿我说吧,这些都是小意思!”
李隆基扑哧笑出声来,又听到小徒儿三条腿蛤蟆和两条腿人的论调,当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也有这番言辞,此刻顶的姚崇瞠目结舌,还哪需自己生气了!
姚崇本就是良臣有用之人,李隆基也是一向敬重的,但是如果小瞧了自己的徒弟,他可不介意让对方受受气!
姚崇张张嘴,但话没有说出来。想说他是黄口小儿信口胡说?皇帝就在旁边坐着!难道又能考对方不成,他学的也只是皮毛呀,最多懂点《九章算术》的内容,自己看不懂的《海岛算经》他都说懂,自己又能考出个什么来!
只能说他小瞧李白,本以为是个不学无术不懂事的小孩子……但他的确是带了偏见的,想到骊山讲武时都能镇定自若,以前怎么就觉得这个孩子无用!
“小公子果然聪明过人……那小公子去太学如何?”
李隆基和金星都知道这位已经退让了。
姚崇那边继续说:“正逢元宵佳节,小公子不妨以此称赞一番如何?”
金星立马明白这老头今天就是跟自己找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