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火焰吞噬着黄色的糙纸,江宁的父母,丛奕的母亲,冯宇的母亲。
丛奕突然跪下来,在冰凉的石砖上,泪水从眼底涌出,儿子不孝。
火光映在脸上,烧过的纸屑被北风扬起来,终于熄成灰烬。
江宁拿出最后一卷纸,递到丛奕手中,把他从地上扶起来。
丛奕抬头看着江宁,江宁没有说话。
自己点着这卷纸,这算是,国际快递吗?Wilson,你到底最后信了哪个教?
你要是什么都没信,你让阎王收走了吗?
Wilson,我没有忘记你。
所有纸灰在风中飘散,夜色漆黑,天穹中,烟花盛放……
第 154 章
(一五四)
过完春节之后,去医院拍X光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很好,禁锢了一个多月的胳膊终于从剪掉的石膏中拿出来,丛奕觉得他都快不知道这条胳膊的存在了。
在想这条胳膊和肩膀该脏的有花纹了,但是露出来的肌肤一片苍白,轻轻的小幅度抬起一下,还是疼,医生说上臂受力大,复健至少还要有三个月。
护士给丛奕做按摩治疗的时候,江宁在旁边看的仔细,详细问了复健的训练方式。
要按江宁的意思,他还得再休息两周,但丛奕坚持上班,在家待的他快长毛了,而且,杂志社的工作也确实积压的太多,不处理不行了。
他这样自然不能开车,挤地铁也不方便,早晨上班时间想打车在路边等个二十三分钟是家常便饭,所以,马江宁天天早晨准时报到,先送他再上班,丛奕也没拒绝,江宁确实也顺路。
积压的稿件和选题一上来就忙的焦头烂额,这阵子他虽然没上班,但是,每天看国内外新闻的金融热点事件是一种长久习惯,所以,国内最近媒体焦点关注的胡因非法集资案件,他不是不知道。
做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财经金融类杂志,他们的关注点总是在新闻媒体前面,说他们引领财经风向标也不为过,胡因的事件,他们半年前,第一次做了全面详尽的采访报导。
南方沿海的民间借贷融资像是在一块隐藏在汹涌潮汐下的嶙峋巨石,一旦浮出水面,势必引起巨大震动。
半年前他采访胡因的时候,胡因还是商界传奇般的风云人物,当时他对自已的资金体系定位是私募基金,因为胡因的身份,那次采访,是做为专题主编的丛奕亲自撰稿发布的。
选题并不是他自已定的,当时主编会议确定的采访题纲,他们也有预想这样的一次全面详尽采访报导会在财经领域引起的关注。
但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的工作。
平心而论,在当时,他们的采访是中性的,他们的问题固然深刻,胡因的解答也并不肤浅,他们只是把一种可能存在的隐藏危机以思辨的方式正面展露在公众面前。
不过就是半年时间,这个采访专题他们发布后,等于在一片底下暗流汹涌表面静寂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头,他们的专题也被疯狂节选转载,胡因不是一个低调的人,在一片财经热点中,他的资金链第一环断裂的突然而没有预兆。
这像是一个人在做高空行走表演,他的第一个趔趄让所有目光都集中过来。
本身并不偏颇的报导很容易被再次引申为某种既定指向,当胡因已经被跟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这样的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这个商业帝国表面的繁盛强大,就像本身建在沙基上的楼宇,一旦倾颓,排山倒海,所有隐藏的环环相扣的数额惊人的资产亏空,全部暴露无遗。
胡因非法集资案是刚刚结束的年度十大财经事件之一。
他们的第二期后续报导已经不需要采访胡因本人,在风口浪尖上,大势已去,胡因潜逃出国。
他的所有稿件丛奕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起事件虽然余烟未销,但也在喧嚣之后慢慢淡出热点视野。
助理把厚厚一摞信件快递给他拿过来,丛奕一边审选题一边分检,一个多月没来,信件积压了很多,直到有一个信封被拆开时,一样东西铛的落在桌面上。
从电脑上转过头,滚落在桌面上的,是一颗子弹,空的弹壳。
第 155 章
(一五五)
受到恐吓在媒体行业,不是新鲜事,他们是做财经尚且碰到这样那样的威胁,做时事新闻的记者就可想而知。
把空弹壳扔到桌边的字纸篓里,那里面打印的那封信,他看都没看就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