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1/4 页)
“没关系,没关系。我就当是搞收藏了。”许贯武摆摆手,解释道。
大家听了不禁撇撇嘴,搞收藏?!收藏什么不好,古董、黄金、文物这些才是值得收藏的,哪有收藏白酒、茶叶、红木家具的?这玩意儿得多少年之后才能升值?
“小老乡儿,你如果喜欢搞收藏的话,回头我帮你买点瓷器怎么样?景德镇的瓷器可是很漂亮的。”霍鹰东听了许贯武的话之后,不禁建议道。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瓷器帝国,而景德镇的瓷器在世界都是知名的,如果收藏个一两百年,倒还真能卖上个价钱。不过估计许贯武这一代是看不到了。
许贯武听了霍鹰东的建议却摇了摇头,他上辈子没听过有人炒景德镇的瓷器,倒是听说明青花、元青花等屡屡拍出天价,不过他也知道那都是文物,内地是不可能出口的。
再说自己对收藏古董基本上不感兴趣,中国的古董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每一件古董后面都有它的故事。如果搞古董收藏的话,就必须能够了解它的故事,而这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的事情。
许贯武自忖没有那么大的耐性去下苦功夫钻研,所以对古董收藏自然敬而远之。不过他倒是对收藏手表开始有一点兴趣,手表尤其是世界级的名表,不仅是一件计时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许贯武现在已经收集了十多块手表,都是瑞士名表出产的限量版,整个香港可能就只有几件。如果不是许贯武现在身份地位非同一般,还根本买不到呢。而他最得意的收藏,就是沈弼接任汇丰银行董事长之后,为银行所有的超级客户专门定制的手表。
所谓超级客户,即是在汇丰银行存款超过一亿美元,并且身家超过五亿美元的大富豪。这种级别的人物即便在香港都属凤毛麟角,而许贯武正巧就是其中之一。
而许贯武收集名表的兴趣,还是从沈弼那里学来的。身为汇丰银行的大班,沈弼并没有太多嗜好,但收藏名表却是他最大爱好之一。许贯武和他相处的多了,经常听他谈论收藏表的好处,便也不禁提起了兴趣。于是每到香港有名表到货,许贯武就要和沈弼争一番。
不过他现在收藏名表还只是入门阶段,而沈弼已经收藏手表有些年头,还打算出一本收藏手表的书来宣传一下。
霍鹰东见许贯武对购买景德镇瓷器不感兴趣,不禁又建议道,“既然瓷器你不感兴趣,那我给你买些工艺品如何?内地的玉器、牙雕、木雕等等都还是不错的,在国际上也蛮受欢迎的。如果你没有销售渠道的话,我可以帮你慢慢销售出去。”
“那也好,工艺品帮我买一些,白酒也帮我多买一些。”许贯武点了点头道。
“我记得你好像是滴酒不沾的啊,怎么对存白酒这么感兴趣?”霍鹰东不禁好奇地问道。
许贯武微微一笑,同霍鹰东没法解释,而且后世白酒的攀升,原因其实是很不好启齿的。许贯武其实宁肯高档白酒价格不那么高,不赚那么多的钱;也不想白酒价格居高不下,让他大大的赚一笔。许贯武的这个心情其实是非常矛盾的。
“我可能天生就是酒痴,但老天却偏偏不让我沾酒,这大概也是老天在惩罚我。”许贯武解释道。
听他这么一说,在座诸位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许大亨还真是个妙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 许家有喜
七七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许贯武发觉自己又老了一岁,不禁心情很是难过。
而春节期间,许家也有喜事传来,许贯杰的妻子琳宝有喜了。消息在大年夜的饭桌上宣布出来,让许家老两口开心的不行。
而反过来,结婚同样有三年的许贯武夫妻,与结婚有五年的许贯文夫妻,身上的压力自然也更重了,这从饭桌上老两口频频看向他们两对夫妻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年夜饭吃完之后,许贯武夫妻与许贯文夫妻全都找借口溜掉了,剩下许贯英一个人留在家里,享受老两口的疲劳轰炸。
年届三十四岁无后,也的确开始让许贯武紧张起来。前世他根本没有考虑生小孩儿的事情,甚至连老婆都没有找一个。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没钱。赚那么一点死工资,既买不起楼也娶不了妻。
更不要提如果结婚生子,还要负担昂贵的养育费用,这对只赚死工资的许贯武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负担。稍微想一想头发就发麻,浑身好像发疹子一般的刺挠。
不过现在他身家亿万,又娶了一位完美娇妻,养活十个八个孩子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