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竖着大拇指,不停摇头:“我说五师弟啊,像你这么聪明的人,真是少见!”
尉迟明虽然对李慕禅极好,但他性子躁,一遍一遍的纠正李慕禅,在他看来极简单的动作,李慕禅偏偏做不到,无名火不由的蹭蹭往上冒,不看在法性大师的面子上,早就骂人了。
李慕禅苦笑摇头,接着练习,要趁热打铁,免得一停下又忘了。
他虽然暗自叹息,却并不如何苦恼,身手笨不要紧,只要多练就是了,来自后世的他知道,人的身体是有记忆的,可以把一个动作练成本能,秘诀只有一个:重复。
一个动作,练上一万遍,就能成为本能,他要做的就是练好了,然后花费时间苦练就是了。
就如佛家持咒,需得数万遍方能见功德,此理相似。
贺南山三人坐到庑廊里,吹着湖风休息,李慕禅则在槐树下练习,一丝不苟,神情专注。
贺南山打量着,微微笑道:“就看五师弟这份认真劲头,即便学得慢,也能学好的。”
“嗯。”程晓风轻点头。
尉迟明绷着脸哼了一声,像是跟谁生气。
他们很快离开了,出去吃饭,李慕禅则没动地方,让他们帮忙带回来,然后接着练。
从中午练到晚上,中间有两次打坐休息,一刻钟功夫后解座,再次精神奕奕,凝神练习,每一遍都专注异常。
常人精神难及,很难如此长久的专注,他禅定功夫精深,杂念不生,一念不绝并非难事。
他天元吐纳术初成,丹田气足,浑身精力弥漫,精神也丝毫不见疲惫,但一天下来,到了傍晚,他仍觉得身体酸软,仿佛要散成一块块。
第12章杀人
他明白一个道理,内力并非万能,虽能缓解身体疲劳,却无法根除,想恢复身体还是要休息。
一直练到傍晚,夕阳西下,他才离开天枢院,往回走。
贺南山三人劝他,练了一天的剑,这么累还是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吧,已经收拾好了屋子,能马上住人。
李慕禅摇头,笑着婉拒,还是要回去的,免得爹娘担心,结果被三人一通耻笑,说他是妈妈的乖宝宝,长不大啦。
李慕禅笑了笑,也不在意,重活这一世,他经历生死,看透了世情,对于亲情看得很重,非常恋家。
大哥李慕风与他不同,心怀远大,极想出人头地,对家并不在意,李慕禅也没怪他,前世的时候,他也如此,只顾着自己奋斗,无意中会忽视家人。
今天他没去超然楼,自己一人独行。
他步伐缓慢,气定神闲。
夕阳之下,霞光之中,金阳城越发的热闹。
到了晚上,城中灯火通明,比白天还要繁华,尤其现在是夏天,白天炎热,晚上凉爽,最适宜出来活动,直到半夜才会偃旗息鼓,各自散去。
头上六个戒疤有些淡了,头顶却更亮,像抹了油,在夕阳余晖中闪着光泽,颈下挂着佛珠,左腕也有佛珠,腰间悬长剑。
一路之上,他偶尔会遇到熟人,合十一礼,微笑着走过,在外人眼中,他这个和尚沉静寡言,颇有高僧风采。
带着长剑,并非想显威风,而想晚上接着练剑。
他禅定功夫沉,精力过人,只需睡一个时辰,便抵常人一夜,他想到一处练武的好地方,且能缓解身体疲劳,争取时间练剑。
他左手拨动佛珠,缓步而行,每拨一个佛珠,同时迈出一步,不疾不徐,颇有韵律,给人优雅之感。
他一边走路,心念却专注于丹田内力,导出一小股,沿任督二脉流转,身如浸于温泉中,疲惫慢慢消去。
当他出了城,来到山间小路上时,已经神清气爽,不由他赞叹,内力虽然不是万能,却也妙用不少。
下午听三师兄说,天元吐纳术妙则妙矣,却注重内力积蓄,应用则差了许多,不如少阳真经,少阴真经等。
这些内功心法消除疲劳更有效,可惜,现在他还练不得,还得乖乖吐纳,像是龟爬,有得苦吃了。
天元吐纳术已如此了得,少阳真经等岂不是更妙?他有些憧憬,不知金刚不坏神功如何。
他神情沉静,拨着佛珠缓缓行着,心中想着美事,偶尔顾盼一眼四周,已经出了城,到了山间小路。
夕阳余晖残照,漫山一片红,瑰丽华美,山林中倦鸟归林,让他更加迫切想回家了。
脚步轻快,一路前行,很快来到一处茂密树林。
这里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