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速部署部队的人,首先是反对这种部队的意图,其次是不相信所建议的部署的可行性。有一些人认为,平常对付小规模战争和游击战,最好还是使用轻便的、机动性较强的海军陆战队。说俄国人野心勃勃,要把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面摊得更大,甘愿在其极少可能让步的资源地域冒与西欧和美国发生直接对抗的风险,这是大可怀疑的。假如苏联人试图发起进攻,其兵力集结早期就极易被发觉,从而给对方很长的反击准备时间。海湾地区诸国的军队显然要反击任何入侵。如果这些陈述确有道理,那么,所计划的快速部署部队就显得过于机动灵活,并咄咄逼人。
即使上述意图的战略效果得到认可,依然还有一个可行性问题。把一个大规模的分遣队部署在海湾地区,使美国有限的兵力的战斗力更加削弱。通过空运和海运,能够迅速把他们从美国运到欧洲、海湾地区或任何需要去的地方。快速部署部队在海湾地区投入交战,所遇到的前绊后羁要更甚。
然而,在如何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待目前造成美国不能从容地对苏联在亚美尼亚或土库曼大量集结装甲师作出适当反应的态度问题上,有一种对立的观点。每当华约举行五月演习(即“战斗情谊”演习),北约就作出反应,动员后备部队并从美国空运来部队、这已成为惯例。北约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予苏联人以假借一年一度的演习进行实际进攻准备的任何诱惑因素。如果某一年苏联表面上宣布在亚美尼亚举行演习,而其秘密企图则是为南下进行动员,那么,照目前情况,北约将会陷于困境。若把部队空运到一个表面的中立国。以回击苏联在其本土上实施演习,这显然是挑衅性行为,而且还可能给苏联人造成入侵中东的似乎有理的借口。快速部署部队在当地存在的影响范围大一些,有可能使美国避免在这一争夺地区处在过于挑衅性的地位。此外,就目前情况而言,在美国民航和挂方便旗的美国船只中,因政治方面的原因,已动员不出像在欧洲那样作出反应所必需的空运和海运能力。
但是,战区本身的范围大,加之对方可能发起突击的方向难以捉摸,这就意味着从任一可能的基地到战场的距离都会是遥远的。一种观点认为,最好是避免把补给品集中在一个基地,主张将其载在船上,以便随时进行直接运送。所遇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水准千差万别,与当地基地要训练部队适应当地情况的看法是相违背的。海湾地区的沙漠地与北部崎岖山地和人口稠密的两河流域就大为不同。
迄今,尚未获得供快速部署部队使用的基地。海湾地区统治者们不愿意让大量美国军人驻留在伊斯兰国家中。也许会和沙特人和阿曼人谈妥建立一种与当地人隔开的兵营,就像拉斯·塔努拉石油公司那样。政权变更带来反脸无情的政府;这种政府可能背弃以往的协议,撵走快速部署部队,从而使美国丢脸,更不用说部署这支部队耗费巨资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进一步妨碍上述快速部署部队方案的贯彻执行。这种争论在继续着,使世界观念的政治目标与地球表面为军事活动所能提供的冲突现实对立起来了。
正当我们撰写本书的时候,英国由于阿根廷1982年4月入侵而远征南乔治亚岛和福克兰群岛,事实说明,7,000英里长补给线的困难是如何之大,也说明,只要政治意志坚定,花一定的代价,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从更长远的地缘政治角度出发,英国外交部一直在谋求同阿根廷达成某种类似中英处理香港租约那样的协议。显然,如此劳师远征的军事活动代价太高了。与阿根廷达成某种妥协是必要的,它既可挽回阿根廷的自尊,同时又可维护福克兰群岛上少量岛民的愿望,从而避免今后再度发生似此后勤上耗费巨大的军事行动。
第四章 战术策略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 《孙子·形篇 第四》
战术与战略
为了说明问题,可以对战术和战略作一个简单的区分。战略是指选择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作战,而战术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最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力量去完成战略目标和规定的任务。战术与战场上正确部署人员和武器有关,战略则与选择战场的顺序有关。想要取胜,就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战场选对而部署错了,战术对头而战场选错了,都会导致战争的失败。显然,这两个决心层次是相互作用的。在选择战场时,应考虑武器和人员的能力。为了达到某个战略目标,必须灵活运用战术。例如,当撤退即可能取得战术胜利时,为了更宏伟的作战计划,可以下令进行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