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些什么。萨根不免紧张地注意到,施密特先生在不停地点头,脸上的表情竟突然变得诡秘了,怪异了——有震惊,有怨尤,仿佛还有一丝得意和冷笑。总之,是那么五味杂陈,意味深长。他不时地冷眼瞟一下萨根,瞟得萨根不自觉地毛骨悚然。罢了,施密特先生开始表演起来,一边匆忙地收拾起东西,一边对萨根解释道:“今天就这样吧,我有事,我们回头再聊。”
“如果需要的话,”萨根笑着说,并没有站起来,“我乐意奉陪。”
“谢谢,我想还是需要的。”施密特率先站起身,居高临下地对萨根说,“我刚才说了,我会根据你的要求认真展开调查。我喜欢调查,喜欢用事实来说话。所以,我要奉告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中国的又一句老话。你在中国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老话,那是他们古人的智慧。学会了可以变成你的武器去战胜他们,现在我觉得你比较被动。当然,你放心,我不会让我的属下成为一个无辜牺牲品的。不管怎么样,你是做了也好,没做也好,别人是诬陷你也罢,还是揭发你也罢,我一定会找出证据来的。”
萨根看上司滔滔不绝,第一次觉得无语。
二
同样是夜晚,但美国大使馆的夜晚是与众不同的。
由于担心鬼子的飞机再来夜间空袭,许多人家和单位都不敢点灯,整个重庆几乎成了一片黑灯瞎火的死海。即便是使馆区内,大多数地段和建筑也是黑洞洞的,路灯形同虚设,屋里虽然有照亮,但窗帘总要拉得死死的,百米之外难见光影。唯独美国大使馆,屋里屋外,照明灯盏盏通明,将那座克风格的建筑和屋顶之上高高飘扬的星条旗,明目张胆地置于一片璀璨中。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则会轻易发现,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包括江南岸的大使馆酒吧、国际总会等屋顶,都铺着一面巨大而鲜艳的星条旗。天黑黑,地黑黑,偌大的城市陷入一片漆黑中,但这几个地方却因为漆黑而变得更加明亮突出。鲜艳的星条旗像一个喧哗的广场,构成一个色彩斑斓、情绪热烈的世界,使这个城市没有因为漆黑而死亡。
这就是美国人的强悍与牛气(多少也掺杂着一丝傻气):你日本人敢炸中国的军用设施,敢炸重庆的平民百姓,但你就是不敢炸我美国国旗。凡是有星条旗飘扬的地方,即便是在时时处于日本飞机威胁下的危如累卵的重庆,也是最安全的。这种美国式的强悍与牛气自然也贯注在施密特先生心里,他的助手明明已在萨根的密室里搜出了秘密电台,但他就是不想按中国人提出的要求,将萨根驱逐出境,让他滚回美国。他认为这样做太伤他们美国政府的面子,即使证据确凿,他也不能这样干。他要按他们美国人的方式处理萨根。
这天晚上吃罢晚饭,施密特先生踏着薄暮在院子里小走了一会儿:既是在等萨根回来,也是在思考怎么来修理萨根。远处,山岭的背后泛着一片昏红,他知道那是燃烧的晚霞。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心里也升浮起这样一片昏红。大使在昆明,昨天晚上他把萨根的情况用电报向大使作了简单汇报,今天下午大使给他回电,授予他全权代表大使负责调查和处理。这说明大使暂时回不来,同时也说明大使对他的信任。
他喜欢这种感觉。权柄在手,高高在上,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萨根回来了。他前脚跨进宿舍,施密特先生后脚就紧跟了进去。
施密特先生用目光巡视一番屋内,发现屏风之后确有助手说的一块木头盖板。他难以想象,这屋子里怎么会有这么一个肮脏的地下室。其实这是房子老主人以前藏酒的地方,萨根是使馆内有名的酒徒,又是使馆西迁的首批先行人员。詹森大使是一九三八年八月率队入驻此地的,包括施密特,而萨根作为三名先行者之一,年初就来重庆落实使馆西迁的准备工作。他是捷足先登,又有一个对酒之醇香十分敏感的大鼻子,第一次进楼来看房子时就被一缕陈年醇香牵引到了这间屋子。酒徒配酒窖,名正言顺,其他职员还不要呢。就这样,这间屋子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宿舍。
施密特先生以前虽然来过这里,但不知道这屋子里还有个地下室,今天助手告诉他这个秘密后,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所以专程来探视。根据助手的描述,他轻而易举地发现了那个秘密的角落,那块“遮羞布”——盖板,并且不避讳自己的“发现”,目的就是想让萨根觉得心虚。
萨根哪知道有人已经搜查过他的房间,他沉浸在自己的盘算中,准备以一只老狐狸的狡猾,和一副老无赖的嘴脸,来应付上司可能的盘问。他通晓美国的法律,也摸透了上司想做绅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