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页)
白。
后面陈腊和吴氏不停的诉苦,家里怎么怎么的穷,还有家里没有粮食和银子,田地也没有几亩。真是没有东西给老二,意思就是家里啥也没有,老二一家得净身出户。
抱着孩子走过来的周玉兰听到陈腊和吴氏的话语,看了一眼陈二发,对着几位长辈微微行礼最后说,“各位长辈,既然爷奶把家里说得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我们一家子也不要家里的片瓦和任何东西,只带着衣服这些属于自家的家具离开,凡是属于爷奶置办的东西我们都不带走,但是我和我娘的嫁妆是要带走的。以后我就是累死累活也会挣银子治好相公。公公婆婆是为了我们,我愿意赡养他们。但是以后爹娘该怎么赡养爷奶,还请各位长辈商量一个数字出来。该孝敬的我们绝不说废话,可是以后不该我们孝敬的我们也不会出,不管以后我们是乞丐还是出人头地有了出息,都会遵守今日立下的孝敬钱。但是以后各个小家有什么事情,可不许煽动爷奶来找我们要银子。今天大伯和三叔可是不愿意救我家相公的,他们说的话,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陈全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两眼五弟家里的二侄子,耷拉着脑袋暮气沉沉,看着比他一个老头子还老。
“老五,这是得先拿出来章程,老二净身出户,给你们的孝敬钱也得跟着减少。”
陈腊不知道老二家里宝平能不能好,他忘记了这茬,只顾着让他们出去,忘记自己应该得的孝敬钱,失策 。
最后一群人商量,比对村里的其他分家的人家给。本来就是净身出户,就算周氏有陪嫁,也不能要多少,都以为周玉兰有藏起来的陪嫁,向氏的陪嫁,大家都不再想这个问题,成亲多少年了。能有多少陪嫁,即使有一点也没啥大用的。周氏敢接爷奶的话茬愿意净身出户肯定是有原因的。
最后的决断是,二房每年给老人二两银子,一担粮食,其余的就看自己的良心。今年和明年的孝敬就免了,宝平的身体要银钱看病。
陈全拉着陈二发说,“二发,我家的老宅子空着,你们一家先住着,前段时间你伯娘还打扫过,明天就搬过去。”
“大爷爷,一个月多少银钱?”周玉兰可不想白住,以后说不清楚。
“要啥钱,今年先住着,明年再说,手里的银钱先给宝平治病。”陈全瞪眼,别的帮不上,这点还是能帮上的。
周玉兰还想说什么,看着大爷爷那样,最后她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份人情她记下了。
分开以后,陈二发带着老妻,两个小儿子还有女儿拿着扫把还有一些家伙什儿,过去大伯老宅打扫,还有修整。
周玉兰待在家里也没有闲着,自己房间的东西,属于自己小家的东西,她全部收归起来。
陈四发带着家里妻儿全部过去大伯老宅帮忙修整打扫。陈全回到家里,也让家里的人帮忙,老宅是人满为患,很快就打扫完,男人们回去陈二发住的西厢房帮忙搬东西,老宅没有任何家具,没有太破败,房顶的茅草需要加盖,其余的都还不错,院子里面还种了菜。陈全一家住的新房子离这里不远,大概就是二十米左右。
不用第二天,半天的时间就搬完,住的比之前还宽敞,一家人算是安定下来,周玉兰把儿子交给婆婆,“娘,安儿交给你看着,我进城一趟,给相公买点药,还有咱家也买一些粮食和做饭的家伙什回来,晚上请大爷爷和四叔一家吃饭。”
“你,你有银子吗?”
“有点,在娘家的时候自己悄悄存了一点,暂且咱家能过一段日子。”
“那是你的嫁妆,等家里好些了,再补给你。”
“再说吧。”周玉兰笑笑,原主在嫁妆问题上没有和陈宝平多说什么,现在的陈宝平是不知道周玉兰的嫁妆中有什么,至少原主的家底他不是很清楚。
很多古代的未婚姑娘家里条件稍稍好一些的,父母但凡疼闺女的,明面上一份嫁妆是列在嫁妆单子上的,还有悄悄给一点私房钱藏起来,不告诉婆家,也是退路钱,以后遇到什么难事,也不至于太为难。
私下的嫁妆问题,很多人家都心知肚明,也不多问。
去到大爷爷家里借了牛车,一个人赶着牛车去了城里。来到大梁以后第一次一个人进城,凭着记忆,先去买锅碗瓢盆筷子,还有买粮食和油盐,再去药房买了三天的药,自己再加了一些补药,看着也是中药,却是补药。买了一点饴糖,买了一些肉和排骨,自己再加一些肉排骨。赶紧赶着牛车往回赶。在快到村口的时候,还拿出来两口大缸和水桶,扁担,两把柴刀,一坛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