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个公司经理办公室需要秘书。她发简历,电话联系到与公司办公室主任面谈的机会。
冯叩开门,是文电室。
秘书见有人来,便去请示主任。
这时走进来一位先生,拿着传真记录单。
冯走上前,看了传真,说:“看来这份传真要得很急,我可以帮您发出去吗?”
冯拿过需要fax的文件,做了一些修改,然后拨通电话熟练地将传真发了出去。
“小姐就是新来的秘书?”
“不是,但我希望能来当秘书。”
“你为何选择我们公司?”
“我觉得以我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贵公司的工作,我毕业于秘书及办公自动化专业。”“你觉得能胜任?”
“对,我觉得行,我想我有充分的准备。”“你什么时候能开始工作?”
“如果需要,我现在就可以工作,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先生笑了,说:“我也这么想。”
过了一会,办公室主任来了。但已无关紧要了,因为发电报的先生就是总经理。
第二天,冯就上班了。
面试时间一般都不长,方式也比较单一简单,但在一问一答中,精明细心的主试官完全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品行特点。
回答问题的技巧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平时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品行的人。对于有品德的人,不需要掩饰什么,不需要绞尽脑汁。
忍力陷阱
忍力即忍耐力,是人对事物的宽容和耐受程度。没有对挫折的容忍力,就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耐力。忍与耐不可分离,忍是耐的基础,耐是忍的结果。有忍力才有耐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一些坎坷,遇到一些逆境,碰到一些困难,遭到一些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必要的。
面试官往往会用怀疑尖锐、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视对方,令对方心理防线步步溃退,然后冷不防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激怒对方。
“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
“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
“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
“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
“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
“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
刁钻或让人感到非常尴尬的问题,检验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咄咄逼人的发问,应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被激怒了,那么就已经输掉了。
有时甚至会用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方式,或用怀疑和傲慢的眼神,试探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为人处事的素养。如果应聘者被激怒,或失去了信心,那就中了圈套。
王先生做秘书已经好几年了,很想换一个行当。
后来参加了一次面试,职位是业务经理。
面试时考官问了一些常规性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面试已近尾声,双方谈得很愉快。
这时考官又多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对你来说,现在找一份工作是不是不太容易,或者说你很需要这份工作?”
按常理,如果回答“是的”,便大功告成。
但他为了表现得不卑不亢,便说:“我看不见得。”
这位人事经理顿时打消了录用的念头,理由是“此人比较傲”。一句话断送了一次机会,他很后悔,却无济于事了。
现今就业市场毕竟供大于求,典型的“买方”市场。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何不学乖一点,何必要“不卑不亢”,谦虚一点又何妨。
许多公司都非常重视员工的情商,甚至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的公司还会专门聘请心理学家设计一些测验,测试性向和情商,有的面试官会以刁难、激怒、刻薄等方法测试一个人的应对力和忍耐力。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雇主开始时非常刻薄,但过了一会态度变得很友善,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面对主考官故意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或者不友好,关键是心态要好,微笑面对。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