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1/4 页)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
1918年9月,职教社在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租到一块七亩半的荒芜土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全日制职业学校。
而到了1922年袁燕倏先生回到国内之后,曾经在中国公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授。在他的号召和主持之下,中国公学内增设了一个工业技术学院。因为这个学院得到了当时美国商务部长兼美国救济总署署长赫伯特…胡佛,还有他夫人卢…胡佛的大力支持,被命名为胡华工技学院。
随后他邀请张元济、张东荪、虞洽卿、荣氏兄弟等人,一同创办了胡华工技学院附属职业学校,简称胡华学校。这是中国第二家全日制职业学校。
胡华学校作为一所主要为工商业界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全日制职业中学,先后开设了铁工、木工、车工、搪瓷、机械、食品加工、石油和矿业机械和工业会计等科。在教学中,采取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学制。
其中的食品加工和工业会计专业还特意招收女子学生。
袁先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称建校宗旨是,从贫困青少年中招收肯学习能吃苦的人,从实践出发,产学研相结合。从培养合格的工人出发,逐步形成一个技术梯队。
但是不同于中华职业学校,胡华学校在成立伊始就饱受争议,甚至被某些人批评为“钻到钱眼里面去的黑心学校”。
其原因是胡华学校的学生们虽然接受的是免费教育,还能享受免费食宿和衣物,但是必须和校方签订一定年限的用工合同。这份合同规定,学生毕业后要在校方指定的工厂服务三年到五年,期间只能拿到十分微薄的生活补贴。其实这就相当于强制的学生贷款。
还有引人指摘的地方是,这些十几岁的学生们至少有一半学习时间是在校办工厂劳动,而且除了伙食补贴之外,根本没有工资。这被当时进步人士视为“滥用童工”的“血汗工厂”。
不过在某些人眼中的资本家穷凶极恶的“剥削”,却成为当时上海周边地区平民眼中的“福音”。
因为在送子女进校的父母们看来,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找到了毕业后的出路,不但不用出钱,还不用担心子女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要知道,当时让孩子去当学徒,父母都要送上一份厚礼才行。相比之下,胡华学校的条件真的是优厚无比。
另外,胡华学校提供的伙食对当时平民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奢侈,早餐有一杯牛奶,午餐有一颗鸡蛋,晚餐保证有荤腥,还发放零食和点心。而且这些伙食菜单都是由学生自行研究拟订,并且轮流派人采买烹调。以至于后来胡华学校开办了附属餐厅和食品加工厂。
因此胡华学校第一次招生的场面就火爆无比,原定300个名额居然来了将近5000名申请者,最后不得不再增加了200个名额。
胡华学校不但受到了平民阶层的欢迎,也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功底扎实,技术过硬,几乎不用培训就可以担当工厂技术骨干,于是成了当时企业主和厂方眼中的香饽饽。
1925年,第一批三年制学生毕业之后供不应求,甚至有人私下给学生开出了高额补贴以此争抢人才。
受此鼓励,袁燕倏先生等人不但在江浙地区开办了分校,甚至还把分校开到了天津、武汉、广州和重庆等大城市。而当时全国各地的民族资本家和教育家们也借鉴“胡华模式”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技术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胡华学生来到了延安,在那里他们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开办了一所工业类的职业学校,被人戏称为“胡华延安分校”。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国内的时候,胡佛夫妇欣然为这家学校募捐了十几万美金的善款。
根据建国后的不完全统计光是被胡华学校培养的高级工程师就有万人左右,中级工程师更是高达十万人以上,技术工人和学徒根本不可计数。
胡华学校还开设了好几家校办工厂,主要生产玩具、食品、服装、自行车、搪瓷产品和五金工具等等这类轻工业产品,其中玩具和服装甚至远销国外。
胡华牌自行车和人力车更是成了享誉国内的名牌产品,早在三十年代除了滚珠轴承这样的“高科技”零件之外,其余部分全都完成了国产化。(笔者注:在原本的时间线上,直到建国上海生产的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甚至包括挡泥板和车铃全都依赖进口。)
在建国后,胡华学校由中央轻工业部接管,改为部属学校。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