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页)
且西方政客竞选时候的承诺一般来说都是放屁。很少有人像小胡子那样坚守承诺的。他说要给德意志人民一场战争那就真的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战争。
但是,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这些政客还是愿意做点表面功夫的。
“所以……少川兄,解决山东问题的机会就来了啊!”
我们的袁大师这番话说完,顾维钧和孟宪承两人就露出了激动的神色。顾大公使还站了起来,负手踱了几步。
他转回身子,目光炯炯地盯着袁燕倏问道:“鸿渐,我来问你就算有美利坚的支持,那么日人会同意吗?要知道日人一向蛮横无理,视我国为他们的禁脔,他们会愿意把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吗?”
“少川兄,关键不是日本而是英国。”袁燕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自鸦片战争以来,英吉利对华贸易长期独占鳌头。然而上一次大战期间,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欧罗巴,无暇顾及远东的利益,日本则打着英日同盟的招牌大肆扩张,逐渐向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华南和长江流域渗透……”
“1915至1919年期间,日本在华投资额已等于或接近于英国的投资,超过了所有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的总和,到大战结束时,中国对外贸易额大约有半数是操纵在日本的手中,英国只占17。1%,退居第二;美国占16。7%,居第三位……”
“也就是此时英国逐渐丧失在远东的霸主地位,而日本则不顾英国成为了新的东洋霸权,并且占据获得有利发言的地位。”
孟宪承忍不住赞叹道:“鸿渐大才,你真不愧是经济专家!”
顾维钧也点头附和道:“伯洪说的不错,鸿渐你有心了。我们中国外交界……不,是我们中国现在就缺了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啊。”
废话,老子本来就是经济专家,还是自带搜索引擎的专业人士。
“两位过奖了,这不过是本人的一得之愚罢了。”袁大师口头上当然还是要客气一下的,他接着问道,“两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英吉利你会坐视自己丧失在华特权地位吗?”
他自问自答地道:“当然不会啦……”
“其实早在巴黎和会前,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已在1918年底发给外交部的电报中分析了日、美、英三国形势,认为中国的形势包含着未来冲突的种子,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政策。’……”
“1919年英吉利外交大臣寇松在会见日本大使时,十分明确地说,中国被外国切割并划分成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未来不会处于这种瓜分之中。它也不存在于由日本成为远东霸主的假设之中。中国的未来必定有赖于国际帮助与合作,而不是利益集团的竞争或个别大国的支配……”
“由此可见,对于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这根搅屎棍……嗯,英吉利已经是异常警惕,又准备兴风作浪了。”
“搅屎棍……英吉利……哈哈哈……”这个不那么雅致的**让顾孟二人哑然失笑。
“慎言,慎言哪,鸿渐。”顾维钧摇着头劝道,“你现在也是公众人物了,我们私下说说无妨,出去就别这么说了。”
哎呀,这倒是提醒我了,一直忘了英国佬这个响亮的绰号了。赶明儿我就写篇文章把“stir(搅和)**(翔)stick(棍子)”这个好名字给传扬出去。
“少川兄,说的是。”袁燕倏对于此类意见一向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
“既然英国人有了警惕之心,他们又暂时没有力量恢复到战前之格局。那么他们必定沿用过去的那套做法,拉着其他力量入局。那么其他力量也只有他们的表弟美利坚最为合适了。”
袁大师总结地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英美两国在山东问题上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也急着解决山东问题。”
好吧,袁燕倏为什么要耗费唇舌在顾维钧面前说这么一大通呢?
这是因为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北洋政府和外交界人士最后迫于英美日的压力,还是同意了和日本人进行“边缘谈判”,而不把山东问题正式列入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案当中。
这当然是对中国不利的,而且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争取一下的。
如果按照原本华盛顿会议的日程安排,我们的袁大师在那个时候已经不在美国了,他也无意搀和进这件事情里面去。
不是因为华盛顿会议历史影响力不够大,要知道在此之后国际秩序就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