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页)
“袁魏两家结亲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尤其在全世界华人圈里面被视为一桩盛事。为两人伐柯的是施肇基和顾维钧这两位中华民国驻英国和美国公使。他们先在纽约办了一场纳吉之礼。”(笔者注:伐柯宜斧,取妻须媒。)
“而相比后来盛大的迎亲和婚礼,更有意思的却是他们两人的纳吉之礼。袁夫人本来因为信仰上的原因在还没有见面的情况下拒绝了这件婚事,可是没想到和袁燕倏先生一见钟情就此非君不嫁。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不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地向袁先生求婚,而且还要求当场就举行婚礼。”
“这在当时绝对是是惊世骇俗的举动,更不要说是在以保守著称的华界了。然而奇妙的是,在事后这些华人不管是老是少都对魏明珠大胆的行动赞不绝口,称其为识英雄重英雄的奇女子。”
“如果不是陪同她来相亲的外甥女黄慧兰女士阻止了他们草率的举动,两人的婚礼说不定真的就在1920年的平安夜举行了。黄女士好说歹说终于打消了自己小姨妈冲动的做法。最后两人在纽约华界的见证之下举行了一个简单又不失庄重的纳吉之礼。”
“如果按照《周礼》为依规,那么婚姻就有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其中第三步纳吉就是男方合过双方姓名八字,觉得吉利就遣媒人带薄礼去女方处下定,又称小定和文定。”、
“到了民国之时,婚姻之礼自然不需如此繁琐。黄蕙兰女士这么做是因为她觉得以当时的条件来说,举行订婚仪式都显得寒酸,更别说婚礼了,再加上双方父母亲朋都不在场,连个合适的证婚人都没有,这实在太不符合两方身份了。于是和旁人商量之后搞了一个纳吉之礼,其实就是订婚仪式。”
“在场的华侨们纷纷解囊,光礼金就收了四、五千美金。而且纽约洪门在其后几天中为两人订婚在唐人街办了三天的流水席。”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会在禀明双方父母之后,在纽约当地举办婚礼。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1921年新年刚过,魏明珠就收到他父亲病重危急的电报,她不得不登上回爪哇岛的轮船。”
“幸运的是,魏老先生吉人天相最后还是恢复了健康,不过两人的婚事还是耽搁。到了1922年,袁燕倏先生才赴三宝垄迎亲,两人的婚礼最后是在中国上海举行的。正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两人在上海成婚之时,欧美各界重要人物,比如美国总统哈丁,国务卿休斯,华尔街大亨小摩根先生和小洛克菲勒先生、罗素、凯恩斯、爱因斯坦等等都拍发贺电,到场的宾客更是冠盖云集名流星聚,上海各国领事都亲自前往致贺。不但是上海警方,就连浙江善后督办卢永祥和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外加美日两国海军陆战队都派兵维持婚礼的秩序,真可谓盛况空前绝后。就连在此之后的蒋宋联姻都比不上,据说宋美龄以为平生第一大恨,这也造成了袁燕倏先生和四大家族之间嫌隙。”
“中国南北各家报纸,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等世界性大报都以大篇幅刊登了他们两人结婚的消息。这些媒体上都称两人的婚礼为‘中国的世纪婚礼’。”
“在此之后上海滩便有了一句谚语,娶妻当娶魏明珠,嫁人当嫁袁鸿渐。”
节选自《民国大师逸闻录》
……………………
从明天开始更新时间改为下午一点和七点。
第二卷 第一章 龙抬头
本章副标题:剧情五个月,字数七十万。
……………………
“听众朋友,欢迎收听nypr。今天是1920年2月28日星期一。”
“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上午九点。今天阴有小雨,风力三到五级。最高气温44。6华氏度(7摄氏度),最低气温33。8华氏度(1摄氏度),请各位听众外出时别忘了带上雨伞……”
“纽约交易所道琼斯指数昨日收盘在70点,下面是昨日期货价格……”(笔者注:1921年道琼斯指数最高也不过75点。)
“现在播报整点新闻,华府快讯,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威尔逊总统病情加重如今已经无法独立行走,他将不会出席下个月四日的哈丁总统就职仪式。”(笔者注:史实如此。)
“欧洲电讯,本月23日,苏俄海军人员在喀琅斯塔岛海军基地发动反布尔什维克政变,详细报道请听午间新闻。”(笔者注:史实如此。)
“纽约本地新闻,位于第九大道和第七十九大街全世界第一家有声电影院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