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页)
姓,也认可这位府宰大人。
国王本就要扶持小林家,所以,小林太郎在朝在野,劲头一时无两,不出五年,就进封为一品大员,在王国中官员可是极品了。还掌北州府事,并节制五大军团中的两大军团。以他一个普通人(小林太郎没有修习过武道)却能得到节制两大军团的权柄,可想而知,是多大的殊荣和另类。
第八章
福兮,祸兮?
在小林太郎节制两大军团后的又五年。天下两大藩王闹事,并不是造反。国王委任小林太郎前去平乱,没想到,小林太郎尽凭一介文弱书生,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说服两大藩王,闹事地藩王自己就平息下去。国王大喜,再对小林太郎加官进爵,以表小林太郎之能力及才干。小林的官位,之实权,天下间已再难找到可以比起现在更大的权柄了。
浮云国有爵位划分。分:公、侯、伯三等,每等又制三等。这与大夏国爵位划分差不多。
原先地小林太郎就是一等侯爵,这一封,自然成了二等公爵。可见,国王对小林太郎之优渥,对小林芳子之恩宠。小林太郎的风头一时无两,王国中再也找不出可以与他抗衡的人了。
可是,王国中还有六大无冕之王。那就是几百年前与国王先祖一起避难浮云国的四大家臣和两大侍卫的嫡系后裔。
本来,国王的先祖,也就是浮云国的第一代国王,也是一名武宗以上,接近武皇的强者。
自从建立浮云国后,国王先祖死去,他的后裔子孙在武道上的成就很小,最强也就个武师巅峰境界。所幸的是,这四大家臣和两大侍卫的嫡系后裔,却没有因此产生不臣之心,这就是浮云国建立到如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四大家臣还活着时,醉心武道,尽已自身修习之武道,各自创造出自己的道,(说明下,这里的道,相当于大夏国的门派,不是指武道的终极目标那个道。又与大夏国的门派略有差异)以此教授岛民(岛上原住民),岛民本是些土著,未开化的人群,经过国王先祖已经四大家臣和两大侍卫,加上一起避难的五百兵士。岛民逐渐变得聪明起来,再加上四大家成把自身领悟的道,对岛民有教无类。所以,武道之风渐渐在浮云国盛行起来。到后来,形成了四大道:青木道、清水道、破杀道、破灭道。
在岛上行走的武道修习者有相当大部分出自四大道,其他就是两大侍卫和五百兵士的一些传承。国王先祖修习的武道,只限于自己的王室成员,虽说后来都没啥杰出人物,倒是没有外流。所以,这就形成四大无冕之王,也可以说四大势力吧。另外两大侍卫的先祖,虽未传下什么道,但是,这两大侍卫的后裔中隔几十年、上百年总会出现一位强者,也就在王国中自然有发言权。因而,这六大无冕之王的实力及势力是巨大的,大到足可以颠覆王庭,可以说要想颠覆非常简单。还是那个话,所幸的是,这些人并没有这样做。
不过,这里边有一个至观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直在王宫,四大家臣的后裔以及两大侍卫的后裔之间的恒久难决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先祖都是从大夏国的第十三领避难而来的,这就牵涉一个问题,要不要在回归故土的问题。在这些人所有的先祖都还活着时,那是肯定,一定要回去,可是,这些人仅仅是大夏国第十三领的一群败亡的、残存领主府的人。所以,要打回去谈何容易,单不说武力。就说路程,要会第十三领,必须横穿整个大夏国,要经过第五领、第二领、第一领的土地。跨度十万里甚至二十万里之遥。不要说打回去,就是横穿大夏国其他领的领地,这些领地的主人让不让,就算让,被第十三领现在的领主府知道,也够他们喝一壶的。可能最后还没有到第十三领的领地内,就死翘翘了。
国王的先祖就是因为此事,居然以武宗之尊,在不足百岁就卒于王宫,死于悲伤、郁结之中。国王先祖念念不望,托付四大家臣和两大侍卫,希望他们能完成这个心愿。这不,四大家臣从长远考虑,创出了四大道,两大侍卫倒不知干了些什么。
可是,这些人相即死去,也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与国王先祖的重托。后来,此事经过多年,在无法达成地情况下,就有人放弃,也还有人坚持。
这样,就形成两个大的阵营。一是以青木道、青水道为首的势力,原偏安一隅,在浮云国永远呆下去算了。一是以破杀道、破灭道为首的势力坚持想完成先祖的遗愿。这不,就扛上了。
所不巧的事,这个小林太郎做了他这辈子最不该做的事,这事,引起巨大的波浪,这当然是以后的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