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2/4 页)
徒,但实际上他是不信上帝的。其实所有的人类精英统治者,都是不信教的。要是他们信教,按照教义的那一套去做,右脸被人打了,不但不还手,反而再露出左脸让人去打,那么他就不可能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事实上这些精英统治者们很清楚,不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自己手中用来加强统治的一种工具。威灵顿虽然心中认为上帝不存在,但此时的他还是在不断的祈祷着上帝,保佑远征军能够平安的返回英国。
“天啦,那是什么!”舰上的水兵们指着天空议论着。
天空中出现了一大片黑点,有如一大片蝗虫。通过望远镜,威灵顿发现那是一些雪茄型的空中飞行物——飞艇!
在出发之前,威灵顿已知道中国人有一支强大的飞艇部队,为了对付中国的飞艇,在英国未来人的指导下,生产了一种叫高射炮的武器。不过限于英国当时的生产工艺,这种所谓的高射炮,是极其简陋的,说到底就是将大炮口径改小,炮管加长。本想实再后装化,以便加快高射炮的射速,但是后装化之后,尾部的炮闩由于钢材料强度的限制,无法密闭,而远征军出发在即,所以不得不用老式的前装法,来将就。由于是前装,要想装药就必须将炮管放平,然后再从前面装炮弹。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炮弹发射的速度。为了保证高射炮能够灵活的装药以及旋转,还必须有一个灵活的炮架支持。英国未来人为此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木制炮架。但这样一来全套高射炮就显得极为笨重了。
不过威灵顿再怎么考虑周全,他也不可能想到,会在印度洋,会在海上遭到中国飞艇的轰炸,这飞艇来的也不是一艘二艘而是密密麻麻的一片。当然威灵顿也就没有考虑到高射炮在船上使用的问题。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船上载的英国陆军们发挥了他们的才智,千方百计将高射炮从船舱中弄到甲板上。不过由于炮架太过于庞大,甲板上仅能放下一门高射炮。这一过程花费了英国人不少时间,当这一切弄好时,中国飞艇已到达英国舰队上空,航弹如雨点般的落下。
在英国人眼中看来,航弹先是极小的一点,挟着尖锐的呼啸声,急聚变大,“咚咚”的掉进海中,激起一片片不大的水花。接着“轰”的一声,感觉脚底像是传来一阵闷雷,在那些水花还没有落下之前,海水就被炸开了,升起一片高达数十米的巨大水花。水花在急聚上升的时候,忽然“嗡”的一声燃烧起来。海水烧得很猛,只眨眼的功夫就形成了一块方圆数十平方的火圈。每爆炸一枚航弹就会形成一个火圈,当第二批航弹落下之后,这些火圈连接起来,形成一片面积极广的火海。炽烈而残酷的烘烤着英国舰队。
从高空轰炸行进中的军舰,其命中率是非常低的,不过中国舰队采用的是面攻击的方法,大片燃烧弹落下,总会有些落在英舰上。这些木制的军舰,只需命中一枚,就会剧烈的燃烧起来,很快军舰就变成一支燃烧着的火矩。
燃烧弹落得很猛,火海在不断的扩大,被点着的英舰越来越多。
英国水手的哭声,临死时的惨叫声,火药的殉爆声,木制舰船的燃烧时噼噼叭叭的燃烧声,各种声响混成一片。
海水的咸味,汽油味,硝烟味,还有英国人被烧着时的焦味,各种气味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巨大而浓烈的令人作呕的味觉禁区。
“撒旦的炼狱!”这是英国远征军幸存的官兵对燃烧弹的称呼。
数十米高的烈焰,发出炙人的热浪,隔着数百米都足以烤焦人的毛发。战后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笑话:英国人的毛发为什么是卷着的呢?那是被中国人给烧的!
除了烈焰之外,与之相伴的是浓烟,浓烟越积越厚,如同一块厚重的黑布,黑沉沉的压在英国舰队所在的一大片天空。浓烟挡住了英国舰队的视线,这对于急于想从火海与黑烟中摆脱的英国远征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少船只因为看不到对方,在混乱中,撞到了一起。
“魔鬼!魔鬼!中国人一定是从撒旦那借来了魔鬼!”威灵顿变得有些神经质了。
中国空突师的战士们也没想过燃烧弹会有如此巨大威力。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啊。望着下面被不断点燃的英国战舰,心中怀着对新式战争武器的敬畏满意的离开了。他们需要返回基地,补充弹药准备进行第二轮轰炸。
英国高射炮呢?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原因在于,高射炮的原始低劣不说,还在于操作高射炮的英国陆军炮手,没有受过在舰上开炮的训练,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无论如何也瞄不准。等到后来浓烟遮天时,连飞艇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