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伯母教训得是,不过,侄女这个给人做妾的,自然是要先服侍好老爷才算本份,哪敢越矩管太太屋里的闲事。”
言下之意,自己做得如何都是林家的家务事,不要你这个外人来多管。
舅老太太气得正要再说她两句,赵氏眼眸子一转,就换了话题:“伯母啊,您可知道这回大姑娘的嫁妆有多少?京城的五家云绣坊铺子呢,光这一项就足有几十万两,咱们太太可真是大手笔呀,果然是湘北首富,出手就是阔绰啊。”
舅老太太果然就转移了注意,听得眼睛睁得老大,半晌才道:“可真是……真多啊。”
又转过头来热切地看着大太太:“这次来,我就是为了小四的亲事来的,小四也有十三了,到了说亲的年纪,我家凤淳又自小与她相熟,两家原就是亲戚,又门当户对的,甥媳,你看如何?”
赵氏就在一旁冷笑道:“咱们家的四姑娘可是大老爷手里的宝贝呢,林家的嫡女可就只有她一个了,她的婚事,太太,你可要慎重又慎重啊,可莫要轻易许了人。”
算是报复了舅老太太一把。
大太太就装晕,说话就更加有趣:“可不是么,小四才十三呢,惠儿和仪儿的亲事还没定呢,我瞧着凤淳和仪儿的年岁也差不多,不若就来个换亲好了,林家也不要赵家的聘礼,赵家也不要林空的聘礼,林家再陪些嫁妆过去,把几个孩子的婚事一块办了。”
舅老太太的脸色立即黑如锅底,而赵氏也满脸的不高兴,扭过头不再做声,一时屋里的气氛就有些紧张,大太太就问起赵氏二姑娘的婚事:
“瞧老爷的意思,似乎是很满意刘总督家的公子,赵氏你是惠儿的生母,最近也莫要老缠着老爷,该多给惠儿备备嫁妆才是,莫要让惠儿嫁了后,在刘家被婆婆妯娌看不起。”
二太太听了脸色更黑,眼珠子一转道:“太太说得是,不过,太太是惠儿的嫡母,她的亲事,太太还是得多多操心才是,妾身可不敢太过僭越,她若是嫁得不好,于太太的名声也会受损,就怕别人说太太你太过偏心,对庶出不公呢。”
大太太听得出赵氏的意思是想她反对二姑娘的婚事,故意把皮球抛到自己脚下来,她虽不知道刘总督家的公子怎么样,但听赵氏的语气就不太满意,自己又怎么能再给她当枪来耍?
“我自当为惠儿操心,只是,这庶出原就不能跟嫡出相比,就算嫁得逊色一些,也是理所应当,再说了,老爷看中的人家,又怎么会差呢,赵氏你不是跟着老爷一同赴宴相看过了么?老爷如此行事,自然是让你亲自插手惠儿的婚事,不由我置喙,我又岂能逆了老爷的意思。”
二太太没料到大太太比过去精明了这么多,一下子就看出了她的意图,又拿话把她堵得死死的,让她再难拿二姑娘的亲事烦她,不由又气又烦燥,冲口道:“惠儿虽比不得大姑娘的出身,想要跟大姑娘一样确实是难,但她的嫁妆也该有大姑娘的一半吧,她怎么着也从小就叫你母亲呢。”
亲事都没定下来,就惦记着嫁妆,大太太冷笑连连道:“原本我还想着不分高低,给惠儿的也和娴儿一样呢,原来你只要一半么?那我就依了你的意思,禀了老爷,让公中给惠儿备嫁妆时,照着娴儿的一半备着就是了。”
赵氏听大太太说的前半句,正喜不自胜,听到后来,不由目瞪口呆,冲口就问:“公中只出一半,那太太您出的那一份呢,惠儿也只要一半,大姑娘五家云绣坊,给惠儿两家也行啊。”
大太太就看向舅老太太:“凤淳那孩子真的喜欢小四么?”
刚才还说不肯的,突然又问起来,舅老太太喜得眼睛一亮,大姑娘能得几十万两的嫁妆,那四姑娘更加少不了,忙道:“自然是的,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来就是想说小四的婚事的。”
大太太眼中泛起一丝为难:“小四毕竟排行小,府里的哥哥姐姐那么多,到时候能给她的只怕……”
舅老太太就道:“你虽是嫡母,但云绣坊是你自个儿的嫁妆,他们的生母都在,哪有你自个拿你的嫁妆贴补庶出姑娘的道理。”说着,又转过头来骂赵氏:
“你还真不知羞,哪有向正室讨要自已儿女嫁妆的,你可真是丢尽我赵家人的脸了,太没规矩,没教养了。”
赵氏又哪里是老实的,冲口就道:“哼,也不知英姑嫁过来时,能有多少嫁妆,伯母若不是惦记着四姑娘的嫁妆,又怎么会不在京城给凤淳寻门好亲?”
大太太就默默喝茶,听舅老太太和赵氏两人唇枪舌剑地对骂,她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