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资对象的金主们将各自投奔权主,这也是*时代的新游戏规则。而在当时的欧洲,像富格尔一样的大商人用财富堵住了皇室最后的公正心,国王对他们垄断商品,按照自己的喜好抬高或是降低物价,吞并小商贩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在1512年的德意志帝国会议上,社会各阶层一直抨击操控市场价格的垄断组织时,国王仍然不得不为富格尔提供辩护,以免他的企业遭受判决。这一切使市民与小贵族对富格尔这般大商人更加不满。为缓解这种局面,富格尔曾建立一支欧洲最佳律师团试图节制舆论,然而群众的愤怒越烧越旺,以至于他只能想其它的办法了。
酿成宗教改革的销售商
作为国王和领主的投资人,富格尔需要巨大的现金流。他为此在18个欧洲商业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以每年8%左右的利息向民间吸款。但其商业帝国更有力的金源,是主教们的巨大财富,以及他们希望秘密投资生利的渴望。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就曾在富格尔的银行中存入10万金币,而据一份未署名的中世纪档案记载,一位红衣主教去世时袖子里放有一张富格尔银行30万金币的存契,尤里乌斯二世派人询问富格尔在罗马的负责人,多久能兑现这笔存款。
而他得到的答案居然是一个小时。教皇惊奇于自己的耳朵,在欧洲,即使是英国、法国的国王,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凑足三吨黄金。这则传说除了说明富格尔骇人听闻的财富以外,还证实了教会是缔造其现金流神话的重要合伙人。
正因为这种秘密的、彼此信任的合伙关系,富格尔家族充当了教廷秘密出售教职的掮客。梵蒂冈教廷长期将德国境内的高级教职贩卖给出价最高的人。富格尔财团在梵蒂冈教廷有专职代表人员,办理这种棘手的、秘密的大宗买卖,上帝与财富的交易就是通过他们的穿针引线往来于侯爵与主教之间。
同时,对于那些有兴趣在教皇那里购买一官半职的人,富格尔又充当他们的贷款人。这种肮脏的、惟利是图的买卖由始至终都使虔诚的信徒对富格尔怀有敌意。而他所参与的另一件宗教商业活动,彻底使他成为淳朴教徒的公敌。德国宗教战争的导火索,是教皇按照保险公司的形式向每个信徒兜售灵魂险--赎罪券,缴纳一定费用后,信徒就可以摆脱炼狱的折磨。而整件事情的起因,是教皇急需一笔巨款整修圣彼得大教堂,美因茨的大主教由于购买教会职位耗空了教产,所以不得不向教皇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自己不露马脚,同时,他还必须兼顾贷款给自己填补亏空的富格尔家族的利益。最终他想到了两全齐美的办法--怂恿教皇打开了灵魂保险事业的大门。
富格尔顺理成章成为德国地区赎罪券的包销商。世人在咒骂罗马教廷时往往忽视了真相,赎罪券销售额到达梵蒂冈的只有少数,一部分留在了地方,而大多数落入了富格尔的口袋。另外,可怜的大主教还必须拿出所得的一部分清偿欠富格尔的债务和利息。真正的商人是左右世界的影子,只有傻瓜才走上前台,时至今日,在那帮倒霉挨骂的政客背后,依然是财阀们不计后果的利益追逐。
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马丁·路德将他反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寄给了罗马教廷,但教廷和财阀们没有认清形势,如果他们牺牲美因茨大主教做替罪羊并结束赎罪券,基督教或许可以避免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分裂。可是当教皇将马丁·路德逐出教会的时候,一个商人的利润诉求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人*动。
封面故事 首富进化史(23)
雅克布·富格尔是一位忠实的天主教信徒,这并不是因为他与教皇有着经济上的联系,而是对天主教教义的笃信。1524年,当他想让教会罢免一个宣传路德新教的教士时,群众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支持宗教改革,反对富格尔家族的*示威活动。这位商界巨人在群众的潮流中不得不逃往乡下,直到为首闹事者被正法、奥古斯堡再次恢复了平静为止。从这时开始,富格尔逐渐丧失了在宗教事务中的好运气。首先是宗教战争中富格尔的远洋贸易公司被迫解散。接着美第奇家族又攫取了教皇宝座,梵蒂冈教廷的大宗金钱交易又重新回到了这个佛罗伦萨的银行世家的手里。更糟糕的是,在农民对整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哄抢的1525年,匈牙利国王以空洞的借口把富格尔的铜矿收归了国有。就在几个月之后,这位欧洲王室的首席债权人辞别了人世,享年67岁。由于他生前留下了大量的实业地产,以及主要债务人依然有偿还能力,他的金融帝国并未在宗教改革中瓦解。他的侄子安东尼·富格尔继承了产业,并使富格尔的影子继续笼罩欧洲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