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感想(第1/5 页)
(谢谢大家对小市民的支持和厚爱,希望大家在新的一月之中,仍然继续支持小市民和无语,小市民以及无语是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PS:手里有月票的大大们,记得投张月票给小市民鼓励一下啊!谢谢了!)
沿公司的三号公路朝北走上大约十多公里,有一条和一般公路、土路不同的朝西北延伸的碎石路,走的路的尽头,就会看到一片库房一般的建筑群。
这里就是司马的特意建立的良种马场,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兴建到现在,这里有着数种血统的骑乘用马、还有几种品种不同的重挽马。
为了充实这个良种马场,司马除了通过西北商行在库伦向俄国人购买后贝加尔马、顿河马等俄国优良马种之外,还从上海、天津等地弄来了百来头阿拉伯、英纯血、美建步等其它欧美优良马种,用于改良本地的草原蒙古马种。
因为这个时期各国引入中国的马种主要是各种骑乘马,重挽马几乎鲜有引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这个时代从东北、口内各省收购重挽马之外,司马还特意在后世购进了三百多头、苏维埃重挽马以及阿尔登重挽马,其实司马最想弄的还是铁岭重挽马。
铁岭重挽马的挽力在后世中国的各马种中是独一无二的,三匹铁岭重拘马的马力相当于一辆老解放汽车。早年间,国内的相关部门曾做过一次测试,铁岭挽马能拉动20吨重的火车皮!
可惜这种优良的马种在二十一世纪时已经严重退化,挽力并不及其它品种的重挽马,司马除了大叫可惜之外,也只能看着已经严重退化的铁岭重挽马,在那望马兴叹了。
幸运的是铁岭重挽马是后世建国后50年代末到60年代期间育种而成,虽说没有了马可是得益与较建完的档案管理,它的育种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被完整保存下来,司马很轻易就得到了铁岭重挽马的育种资料,早在马场一建立的时候,就开始在马场开展了铁岭重挽马的重育工作。
甚至于为了加快育种以及繁育速度,司马还特意专门引进一些后世的育种、繁育技术,比如说效果最好的就是通过人工授精与本土草原蒙古马杂交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优良种马的作用,便得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整个马场已经有了数千头小马驹。
除了从后世弄来的上千部马匹的繁育改良的资料之外,还特意从哈尔滨的俄国人的马场里请来了数名俄国的选育技术人员,用于改良马种,同时向司马的马场里的工作人员传授育马技术。
之所以费尽周折弄来了几个俄国的选育技术人员,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对马的选育技术远落后于欧美,同时没能形成系统而科学的选育体系。为了尽量少走弯路,所以司马也只能此。
司马之所以如此看重马种的改良和选育,实际上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根本没有合适的军用马、役用马,本土马退化严重,而且未来公司农场对马的需求量同样很大。
尤其是对于挽马的需求,现在虽然说公司的大多数运输都是使用的五轮农用车,可是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用到挽马,比如公司的土豆农场,因为并没有使用拖拉机,所以不得不使用役马。而公司最早购进的蒙古马的挽力小的可怜,根本不适合农场使用,所以最后农场就不得不使用骡子。
而且现在国内对于良种马的需求同样非常大,无论是国内的军队或是国内的运输同样需要大量的良种骑乘马、挽马,而欧美优良马种对于饲料的要求,远高于国内的实际情况,所以只有改良本国马种一途可走,而在这个时代,国内无论是政府或是个人都没有财力投资于马种改良。
虽说司马知道在从历史上来看,最终骑乘马也好、挽马也罢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机动车辆取代,但是就以目前甚至未来二十多年内,国内的交通条件以及使用者的文化程度来看,使用马匹反倒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再则就是司马想用机动车辆大量取代马匹,就目前来说也不甚现实,以公司目前的工业基础想生产履带式拖拉机,几乎没有一丝可能,而生产后世的那种轮式拖拉机,却不是司马所希望的,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底、更适合中国。
可是一想到履带式式拖拉机厂在未来的重要意义,司马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履带拖拉机,虽说公司想生产履带拖拉机至少要等数年以后,不过司马还是选择了等待,没有了轻型轮式拖拉机,而重型履带拖拉机又至少需要等上几年,所以育马、改良本地马种,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所以闲来没事的司马就招揽了一些技术人员建了这么一家良种马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