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余某笑着回答:“这是山上一种叫夜老鸹的鸟。别害怕,这是山上的夜晚常有的情况。”
听了余某的解说,李达好不容易才把尿尿出来。这下,他坚决不走前面。
法官说:“你不走我走。”
话没说完,却听得法官一声“妈也”,就跌倒了。
原来,法官一起步就踩到路边的枯草上,惊动了草里的一只野兔,那野兔一窜,竟然窜到法官的裤管里。突然一个毛绒绒热乎乎的家伙钻进裤管里,不受惊吓才怪呢。那一跌倒不要紧,要命的是,随着法官的跌倒,李达也因为靠得太近踢在法官的身上,向前扑倒而去,前面又正好是下坎的陡坡,李达滚落到坡下的灌木丛中,幸好被灌木和葛藤网住,才没出现大的危险。
法官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来,余某连忙去拉李达,可李达被葛藤网住,好半边也爬不起来。
好在那余某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刀,他让李达抓住树枝不放松,又吩咐回过神来的法官举好手电,余某小心地把缠在李达脚上的葛藤割断,才把李达拉到路上来。
不过,虽然受了惊吓,但毕竟没受到肉体的伤害,加上有余某壮胆,李达和法官也从惊吓中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刺激,他们一边自我解嘲,一边取笑对方,把这种“好运”归咎于对方的晦气。
余某对他们说:“干脆我走前面,我怎么走,你们就跟着怎么走。”
李达和法官很顺从,都听余某的话,跟着余某小心前行。这下,他们没有再遇上惊险的情境,一路上,虽然不时飞起一只夜鸟,或者不时从路边窜出一只野兔,但那都是余某一边走一边有意惊动出来的,加上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李达和法官没有再受到惊吓。他们一边走,一边和余某问这问那,不知不觉就到了大路。这时,李达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余某认为前面不再有危险,便就此止步,让他们自个儿到乡政府过夜。
李达和法官感慨万端,觉得山上的环境真是太差了,他们建议余某对两个女儿要作最好的安排,就只有鼓励她们外出打工,在外面安家落户。
余某听了,长叹一声:“唉,要不是早年妻子患上令人恐怖的麻风病,我们一家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感谢你们的提醒,也只这样,两个丫头才可能有个好的出路,如果守在山上,还真是嫁不出去也,方圆百里内,谁都知道我们家的底细,谁都视我们的家底为隐患,连我这个原本希望有一番作为的汉子,都是被那麻风病压得抬不起头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敢于大胆地吃一顿丫头做的饭,就是对两个丫头最大的安慰,就给了我们全家人最大的面子,就给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啊。”
李达说:“人的一生,三贫三富不到老,谁敢说不会发生一些波折的事呢?我们对麻风病也有所了解,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人们在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良的阴影。我相信你们一家人以后的日子会改变的。好啦,再见!回去的路上你一个人,要当心啊。”
余某笑着说:“我走熟了的,没事。你们小心,再见!”
“再见!”
他们仿佛依依不舍,都看着对方,都不想先行离别。直到双方同时背对着,李达和法官才迈步而去。一路上,他俩好久都没有说话,默默地,默默地,回想着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天,想着麻风病给余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想着余家受困于麻风病的煎熬和折磨的命运。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他们关掉了手电筒,只见天空繁星闪烁,而寒风在这时像刀一样吹过面庞。这是晴朗的征兆,他们知道明天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希望这样的天气从此能够永远照耀着余家的前程,照耀着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希望照耀着李达和法官他们自己,照耀着所有为命运而奋斗和拼搏的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0 欲擒故纵食品站
从麻风村回到营业所,李达向文云主任详细汇报了所有余剩小额农贷的分布状况。剩下的这部分贷款已经不多,承贷的农户主要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峡谷地带,他们的生存苦不堪言,加上家庭主要成员多有变故,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为了改善环境,情况稍好一点儿的便趁着外出打工的机会,全家人搬迁到新疆、河北等千里之遥的地方安家落户,连通讯都无法取得联系。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李达建议按照呆帐贷款的管理办法,向上级行申报帐销案存处理。这些情况不需要李达多说,文云就心知肚明,他也早有这种想法,认为经过本次依法全面清收之后,对余剩少部分贷款采取核销处理的条件已经成熟。两人一合计,立即行动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