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简莹无奈扶额,心说让她改个称呼她还与时俱进了。算了,跟一个老太太计较显得没风度,还是入乡随俗吧。
嘴上仍然不肯屈就,“不是说小六儿好些年没回来了吗?我一上去就七大姑八大姨地认全了,才让人觉得奇怪吧?再说不是还有你呢嘛,我认不得你提醒我不就结了?”
姜妈也不肯让步,“奴婢未必能时时刻刻跟着您,您还是自己记着点儿为好。”
简莹跟她扯了半天皮,终究败下阵来,又硬着头皮看了一阵子,才由姜妈服侍着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从里到外狠狠捯饬一番,便坐上一辆厚帷的马车离开田庄。沿着一条僻静的商道往北行了约莫一个时辰,拐上官道,与京城来的车队汇合。
换了马车,直奔济南府而来。
她前脚离开,姜妈后脚就叫来相熟的牙婆,将田庄里的下人悉数发卖了。
与此同时,简家老宅的后厅里坐满了女眷。有本家的姑娘媳妇,有已经出嫁的姑奶奶,还有姻亲家眷。包括济安王府在内,平日里来往密切的人家,也都派了亲信之人过来等候消息。
简四太太强撑了一张笑脸陪众人坐着,心里却像悬有十五只吊桶一样,七上八下的……
——
第005章 二姑奶奶
简家祖上是农民,靠往北方贩卖红薯花生发的家。到小六儿曾祖这一辈,已经成为济南府屈指可数的富户。
人一旦有钱了,就想有权。小六儿的曾祖父在府上开设私塾,请来一群学富五车的老儒,大力培养两个儿子,想让他们通过科考踏上仕途。
东西两府的老太爷做生意一个赛一个地精明,读书却一个赛一个地不中用,读了半辈子书,一个勉勉强强考中秀才,一个仍旧是万年不变的童生。
到了简四老爷这一辈大有进步,先是东府的简大老爷一路高中,二十岁出头就崭露头角,现今已是三品的户部侍郎。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有望入阁。
简三老爷中过举,简二老爷和简四老爷都是秀才。
西府也有几位有功名在身的,其中一位外放到福建做了府同。
简家健在的人里面,辈分最高的就是小六儿的曾祖父简世永,被东西两府的人恭敬地称为老祖宗。这位老祖宗是个重情之人,一辈子只娶了太夫人一个,膝下也只有两个嫡子。
太夫人过世之后,简世永就给两个儿子分了宗,也就是如今的东府和西府。他名义上是跟着东府的,实际上一直住在开元寺,不管俗事,一心礼佛。
东府老太爷十多年前就过世了,西府的老太爷倒是硬朗得很,每日听书、遛鸟、品茶,过着神仙不管的日子。
东府共有四嫡子,两嫡女,两庶女,均已成家。简老夫人出身于京城的书香门第,为借助娘家的力量帮衬大儿子,这些年一直住在京城。
如今东府里内外主事的,便是简二老爷夫妻两个。小六儿逃婚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自然瞒不过他们。
简家东府向来兄弟同心,大房、二房和四房都知道,没有理由单单瞒着三房,所以简三老爷夫妻也是知情的。
简二太太最懂得趋利避害,简三太太是个敦厚老实的,简四太太并不担心这两个人。
简家大姑奶奶简无双跟大房来往密切,想必早就知道了。她这个人沉稳大气,对娘家素来维护,简四太太对她也不甚担心。
其他人都是许多年不曾见过小六儿的,更加不用担心。
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简家二姑奶奶简灼华。
简灼华未出阁的时候以骄纵闻名,虽说出嫁后收敛了些,也还是个肚子里藏不住话的。因是老闺女,简老夫人对她难免偏爱了一些,每年都要叫她进京小住一阵子。
在座的人里头,就属她见小六儿的次数最多。
而且头年秋里,她刚刚去给老夫人贺过寿。距离现在不过短短半年的时间,“小六儿”再怎么女大十八变也变不到哪里去,用这个借口怕是搪塞不过去。
简灼华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尤其喜欢文升园头牌武生玉楼春。只要是玉楼春的戏,她几乎每场不落。
简二老爷花了一大笔银子买通文升园的掌柜,让玉楼春在小六儿回府的时候加一场戏,还特地给简灼华婆家府上送了戏折子。想把她引过去,两下里避开。
也不知道简灼华今天哪根筋搭错了,放着好好的戏不听,却巴巴地跑来见小六儿。
来都来了,总不能当着众多女眷的面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