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页)
火受不受地了。
当然,这一刻,李明铺上稿纸,想了想,后世的一些感人故事,当然最重要的是符合改革的主调的。描写的是农村土地改革,变迁,一位农民。慢慢成长为一位企业家,慢慢的走出祖国,眼望世界的传奇故事。
其中几件事儿,重点描述一是1978年前,农民生活水平,一家人的吃不饱,一年想吃顿肉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对于改革对比,尤其八十年代末起,到九十年代初,甚至涉及到一些后世的事儿。这些事,李明很是平静的叙述,包含了不少感激之情,当然更多是对党的拥护,这样的文章更容易获得出版。
“这也不行啊,看来还得写篇短片文章,看来抄一篇吧。”李明想来想去有一篇文章,好像挺感动人,嘿嘿,作为重生做,抄一篇不为过吧。好像是关于狗的小故事,看来可以用一用啊。
小说中也是极力描述一只名叫鲁奇的狗和它的两位主人之间令人感动的情感牵系。一个叫宇琪的八岁小男孩,被忙于工作的父母寄养到了偏僻小镇的姑妈家。可是,陌生的地方和并不熟悉的人,没有给他期待中的温暖,姑妈家两个比他稍大点的孩子总是吵闹,而且爱对他恶作剧。新的学校也让他很不习惯。这一切,让宇琪感觉很孤单。放学后,他总是慢腾腾地走,一点都不急于回去。有一天在街上,他看到一只额头上有一小撮灰白毛发的黑色小狗,追着一只空易拉罐欢快地跑着。宇琪跟着小狗,到了一幢有个小院的屋子,认识了在街角独居的老人杭爷爷。这条几乎全身都是黑色毛发的小狗,名字叫鲁奇。从此,宇琪每天放学后都赶紧往外跑,一直跑到杭爷爷家,和小鲁奇在种着两棵桂花树的小院里玩耍。尤其是周末,宇琪几乎整天呆在那里。和鲁奇玩闹累了,他就帮杭爷爷种的植物浇浇水,有时也帮杭爷爷锤锤背。杭爷爷身体不太好,连走路都要拄着拐杖。在他坐着小板凳听杭爷爷讲故事或者翻看杭爷爷帮他买的连环画时,鲁奇就躺在两人的脚边,一会挨着杭爷爷,一会又翻个身探到宇琪身边。宇琪有时会用脚蹭它的肚子,然后鲁奇就安静地躺着只脚丫都抬起,乖巧地露出软软的肚皮,让宇琪帮它挠痒痒……这样过了两年,宇琪要被父母接回城里了。男孩很不舍得离开,他在杭爷爷家里,抱着鲁奇哭了。鲁奇黑黑的眼睛盯着他看,用柔软而温暖的舌头,舔去了他脸上的泪水。又一年过去。宇琪过年时陪父母去了姑妈家,然后听说一直病着的杭爷爷在萧瑟的秋天里去世了,那个时候,只有鲁奇陪伴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宇琪又去了那幢带着小院的屋子,没有看到鲁奇,屋里已经住了别的人家。在他准备走开的时候,看见街道对面慢慢走着一只狗,然后在小院门口的对面蹲着。宇琪喊“鲁奇鲁奇”鲁奇看见他,叫了两声,跑过来热情地把爪子搭到他身上。宇琪带着它偷偷溜到姑妈家的厨房,让鲁奇饱餐了一顿。虽然一年过去后,鲁奇长得比以前又大了,但它瘦瘦的身体还有不再肥嘟嘟的肚子,让宇琪感到很心疼。在姑妈家的两天里,宇琪重温了那段最快乐的日子,他帮鲁奇洗澡,挠痒痒,就像以前一样。就要离开了,他向父母提出要带鲁奇一起回家的要求。听到姑妈说,鲁奇在杭爷爷去世后每天都会到小院对面蹲着,看着,说那是一只很忠诚的狗,曾有人想领它走,都没有成功。宇琪说他要试试。宇琪成功了他抱着鲁奇上了汽车,然后爸爸发动了车子,缓缓开出了小镇。就在那个时候,鲁奇不安分地大声叫唤起来,爪子使劲地抓扯起车门。车停下了。门一打开,鲁奇便跳了下去,飞快地往回跑。宇琪高喊“鲁奇回来鲁奇”鲁奇停下了脚步,回头向宇琪看了看后,便继续跑远,回去了那个安静的小镇。再一年冬天宇琪过来时,才知道没等春天到来,鲁奇死了,是冻的,也是饿的。姑妈说它不吃别人给的食物,但奇怪的是她有时看到给的鲁奇却愿意吃。宇琪离开两个月后,小镇下了场大雪,雪积了很深,能到膝盖那儿。等到几天后积雪融化,有人在墓园里杭爷爷的墓碑旁发现了它。而听墓园看守的人说,每天晚上,鲁奇都是在那里睡的。就像从前睡在杭爷爷脚旁一样。看了看,李明觉着还不错,故事简单,却充满感动,在改革浪潮中,带着一丝清新。应该是可以通过吧,关于农民的事儿,倒是要可以放一放,先寄过去开篇才行呢。看看情况再说吧,李明收拾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两点多了,明天寄过去。如果通过了,下个星期应该可以出来,明天一天,星期五运动会,这些天倒是没有多少机会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人比我猛(中)】………
第二百八十五章有人比我猛(中)
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