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这事大了(第1/2 页)
陈恪失踪了,王韶立刻召集少年们出动。
可他们只有十余个少年,面对偌大的兴京城,撒出去也是石子丢进了大海。
于是王韶决定再发动一些人,指挥少年们分头行动,一道道身影奔向楚国公府、曲昌候府以及各衙内的府邸。
在他的操作下这事闹大了,没多久,各府邸的家丁仆役倾巢而出,灯笼火把满大街都是。
而曾毅很快就与曹休等衙内碰上头,大家紧急商议一番,随后马蹄声响起,一支支马队分成数个方向冲出城去。
兴京城虽不实行宵禁,但晚间八时各城门紧闭。
可在这时却城门大开,一队队骑兵与衙内的家丁们一起奔向各个方向。
他们得到死命令,“务必找到陈恪。”
朝廷出动了天武军的骑兵,还是刘太后与李祯一起下的出兵命令。
而天武军的步兵同时出动,会同左右厢军、兴国府的巡捕进行全城搜寻。
据说刘太后震怒、李祯脸色铁青。
但走进慈宁宫的包拯却发现传言不实,事实是刘太后和李祯都是脸色铁青。
这时的慈宁宫里站着几位重臣,左丞相范泰、右丞相谭远忠、兵部尚书向善志、刑部尚书顾时、新任左武卫大将军长兴侯刘艺、右武卫大将军宜春侯邓镇、天武军统制常继祖、御龙卫都虞候楚国公世子曹睿、殿前司司监马忠。
看到这些人,包拯以为刘太后和李祯准备御驾亲征。
好在刘太后没这个想法,只是说话的声音都哆嗦了,“包卿、详细情况到底如何?”
刘太后这是气的,一向歌舞升平的兴京城竟发生如此大案让她气愤难消,心里也响起了警钟。
而包拯的脸色也不好看,陈恪能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专门安排两名巡捕住进王员外精舍,还紧邻陈恪的客房,结果却被迷晕了。
而那两名潜入陈恪客房的黑衣人也是王员外精舍的住客,但两具尸体不能张嘴。
这是一个阴谋,但参与者太多,竟有四伙黑衣人。
包拯介绍了具体情况,继续说道:“从旁观者的嘴里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判断有两伙黑衣人是想带走陈恪,而另两伙黑衣人却想杀了陈恪。”
“臣分析,最先动手的黑衣人原想带走陈恪,伪造陈恪辩论前潜逃的假象。”
“因又出现三伙黑衣人,他们就想杀人了。”
“而后来出现的三伙黑衣人中有想保护陈恪的,也有想带走他的,还有想杀人的。”
“因目的不同,最终分为两个阵营展开激烈厮杀。”
“此是臣暂时了解的情况,但臣认为,发生此案说明有阴谋者进入兴京,陈恪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包拯最后一句话将本案上升到一个高度,完全符合刘太后与李祯的所思所想。
自李祯生母养母谁重要的传言发生以来,他俩就闻到一股阴谋的味道,这时再听包拯肯定,立刻认定了阴谋论。
想到阴谋刘太后就认定是冲自己来的。
在生母养母传言中她没怀疑李祯,这个阴谋将李祯也陷入到窘境之中,若不是陈恪一语破阴谋,这时娘俩还不知怎么办好。
而长兴侯刘艺给她分析的很清楚,这个阴谋就是为破坏他娘俩的感情。
长兴侯是她的亲弟弟,他说话刘太后自然相信。
而在这时包拯也提出了阴谋论,让刘太后看包拯很顺眼,沉吟一下缓缓说道:“此案重大,由包卿全权负责”
说到这刘太后转眼看向李祯、轻声说道:“请皇上下旨,由包拯全权负责此案,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哪个衙门必须全力配合,懈怠者严惩,并尽快救出陈恪。”
这是给包拯极大的权力,其意就是除了太后和皇帝,你随便查。
刘太后说话了,李祯立刻拱手回道:“遵母后懿旨。”
他完全赞同刘太后的安排,立刻传令承旨司拟旨。
这件事安排下去,就要研究第二件事了,陈恪失踪,辩论会还开不开?
范泰表示往后拖几天再说,谭远忠赞同,向善志与顾时附议,武将们却没表态,这事跟他们没关系。
而包拯坚决反对,“朝廷的决定不能朝令夕改,臣建议辩论会正常进行,陈恪不能参加是他的问题,与朝廷无关。”
这项建议再次说到刘太后和李祯的心里去了,辩论会的时间是他俩确定了,往后拖几天,他俩不要面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