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4/4 页)
家的女儿嫁过去。
当然了,也有人是揣摩着叶家的意思,以为叶家不愿意和刘家再结亲了。
毕竟,现在叶刘两家的差距那是越来越大了。姜恒这半个养子,岂能再和农家女有关系?
幸好,刑氏是个机灵人,找了个机会和董宜人说了。
不知董宜人是怎么处理的,反正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来刘承志面前提这些事情了。
而且,叶家管家更加频繁地来往于叶刘两家的路上。让众人都知道,叶家对这雪梅这个未来儿媳妇还是挺满意的。
“这些人也不想想,现在阿恒是甚身份,岂能休弃糟糠之妻?那岂不是要被天下的读书人骂死了?要我说,这定是哪个不安好心的故意败坏阿恒名声……”董宜人气愤的和叶哲光抱怨。
叶哲光喟然无语,心里对姜恒还是有些埋怨的。
董宜人虽是诗词歌赋上读得多,可是对八股文上的造诣还比不得叶飞霜一半高。所以,她看了叶秋鸿和姜恒的考卷后,倒是没说什么,只说儿子定是科举时发挥不好。
更何况她听说了考棚里一连拉出十几个昏厥的秀才时,更是大呼我儿辛苦了。
当初,叶哲光的考试也是她一路陪同,她是最知道这里面的辛苦。这次两个孩子因为远在京城,她不能陪着,心里早已经揪成了一团。眼见得儿子考得不理想,只会尽力替儿子开脱。
她哪里会想到儿子这次不是发挥不好,而是弃考了……
叶哲光是什么人物?叶秋鸿和姜恒的学问是他一手教出来的。他自己能中进士,能当探花郎,便是懂得这考试里的门道。当初两个孩子上京时早已经吩咐了老仆安排的妥妥当当,哪里会有发挥失常一说?
一看到儿子的卷子,他就明白了。
不由得又是气又是悔。
自从儿子和姜恒事出之后,他确实待姜恒有些冷淡。可是姜恒也是他打小养到大的,和亲生的没什么分别。他怎能生姜恒一辈子的气?早在俩人去了京城后就只剩下满腹的担心。
可是看到儿子为了姜恒的前途,自愿放弃科举,只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