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只小手缩在胸前,右手一支小刻刀,左手一截白杨木,刷刷地努力雕琢着,仔细辨别,竟也是在刻一双小兔子。表情严肃认真极了,仿佛是在做一件大事儿。
二话不说,谢紫玉提起平安的耳朵就往正堂走。
“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也罢!不好好读书,整天就知道学这些个奇技淫巧!”
平安整个脑子一片空白,他不知自己怎么样惹上了这样的天降横祸,只能可怜巴巴的喊疼。
明阳散人正坐在正堂眯着眼小憩,却被谢紫玉的责备声吵醒。
谢紫玉气哼哼地将那双小兔子作为“罪证”交给明阳散人。
明阳散人把玩着木雕,细细看了半天。抬头对平安说道:“不太对称,而且兔子耳朵要并起来才好看。”
“噢。”孩子点点头。
明阳散人把兔子还给他,一招手,“玩去吧!”
平安望了一眼谢紫玉,飞快地跑开了。
谢紫玉目瞪口呆。
是真正的目瞪口呆。
如果他的记忆没出现问题的话,当年他向师父学艺那是何等的艰辛啊!浩浩荡荡的万卷藏书都要迅速默写下来,大雪纷飞的腊月,手都冻出疮来。而到了酷暑六月,汗流浃背,每天在山野奔波。有一次他喝酒误了上山的时辰,明阳散人就要将他逐出师门。在大雨磅礴中连跪了四天四夜晕倒过去才算了事……
但是到了平安这里,什么都不用背,可以快乐地雕小兔子,明阳散人甚至会热心地提出小兔子耳朵对称不对称这种意见……
“师父你也太——”谢紫玉生生把“厚此薄彼”四个字生生吞了下去。
“你是个纨绔子弟,自然要严厉些。”明阳散人仿佛看透了谢紫玉的心思。
“而他呀——”一百三十多岁的老人,静静地看着窝在湖边的孩子,缓缓说道,“痴、嗔贪,独占一个‘痴’字。”
贺平安最喜欢雕小动物了,而且无论雕什么都是成双成对的。
明阳散人问过为什么。
“因为木头的一生太长了嘛。”贺平安笑眯眯地回答,“要上百年才会朽了,那么多的年岁,都没个人肯搭理它。若是再没个伴儿该如何是好?”
“我要教他‘机巧’。”明阳散人对谢紫玉说。
“机巧之术是邪道,一人,便可抵百万大军。但是怪力乱神,会坏人心术。只有他这样的痴子学了才教人放心。”
墨家共分两派,一派曰“阵法”,代表人物是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大纵横家。研究天下之走势,即可排兵布阵与敌制胜,又可合纵连横布天下之阵法,影响几百年的历史走向。
另一派曰“机巧”,代表人物如诸葛亮,可以造自动运送军粮的“木牛流马”,也可以呼风唤雨来“借东风”。
这两派,前者显得恢弘大气,后者显得神秘莫测。
而我中华,近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思辨轻视技巧。于是,即使是墨家子弟,也是学“阵法”的多,学“机巧”的少。毕竟,“机巧”二字听来就像奇技淫巧一般。
到了明阳散人这一代,只有他一人同时兼备“阵法”与“机巧”。而他平生一共教了十个徒弟,竟全都是学习“阵法”的。
眼看“机巧”一派就要从此灭绝。
兀的,墨子山上来了一个孩子。破了明阳散人二十岁时作出的第一个机巧之物。
——那个绣球其实是明阳散人送给心爱之人的。
那时的他,还是个自负绝才的少年郎。
花了所有的心血来做那颗绣球。他要把天下万物保罗其中,每解开一次就需要目睹一千年的时间变化,一共需要解开三千次才算完。也就是需要看遍三百万年的光景。
当时他自诩此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千来所有工匠无人望其项背。
他觉得,那人若是见了,定然会泪流满面,定然会和他执手偕老。
于是他就挂在他们最喜欢去的那个小酒馆,然后信心满满的上墨子山去等待。
于是这一生都没再见过那人。
很久以后,他自嘲,那绣球,只不过是他年轻是为了炫耀而做出的玩意罢了。所以才在酒楼上一直挂着无人问津。
人生在世五十载,那三百万年的光景又何必在意?
就这样,连明阳散人自己都渐渐淡忘了那个绣球。
直到一百年后,一个小小的孩子,手捧一壶前朝酒,云淡风轻地给他送来。
而后他们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