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页)
就这么说定了。”长孙琪满脸笑意:“那就多谢苏大人赏脸了,今天我便去预定个位子。”
苏离弦点点头,微笑点头,也就随着长孙琪去了。
长孙琪也觉得此行过于尴尬,苏离弦虽然什么也不说,肯定都已经明白了。他凑过去,装作若无其事的翻看着桌上的文件。有几份是皇上退下来的折子,有一本折子是说供西水灾的奏本,不知道怎么会被退到这里。倒是里面夹着一张纸,被整整齐齐折起来,里面的墨迹似乎还没有干。
那张纸上的字体苍劲有力,但中规中距,隐约有丝飘逸出尘的味道。即便是帝都有名的书法大家,一定也会大加称赞。
长孙琪忍不住问道:“这……是苏大人的手笔?”
苏离弦抬头看了一眼,说道:“是啊,关于供西水灾的问题。可能是出了什么差错,将这份奏章退到翰林院来了。”
长孙琪紧皱眉头,看着这奏章中字字紧迫,百姓食不果腹。供西最近又连下了三天的雨,灾情一下子更加紧迫,已有上万人死于这场洪水之中,供西太守已经库房的声誉粮草都分发给百姓,可还是难以解决问题。
“长孙大人有何高见?”苏离弦饶有兴致的看着长孙琪,如果他识人无误,这长孙琪日后必定会是他的助力。
长孙琪说道:“开仓赈灾只是一时之计,唯有疏通河道,运送医粮,才是上上之策。”
苏离弦含笑点头,并不多说。长孙琪仔细看向苏离弦的信笺,上书几字:“疏通河道,运送医粮,唯上策也。”
“没想到长孙大人与苏某想到了一处,”苏离弦对长孙琪的回答很是满意,“只可惜这批奏本是要从圣上那里退到中书省,又下发到翰林院的。除非供西太守再次上书,否则供西之事可就这么被压下去了。”
长孙琪眉头深锁,显然是在思考苏离弦的话。
苏离弦也不多说,只是整理书柜里的册子,有些东西对他来说很有用处,有些东西就可以分下去,凭他们随意处理。他只需抛砖引玉,有点有心之人定会全力以赴,无需他操心。
长孙琪将奏本收入手中,同时也向苏离弦交待了一句:“这奏本我先拿走了,苏大人没有异议吧?”
苏离弦说道:“长孙大人请便。”
长孙琪似乎不想再谈论如此沉重的问题,他摸了摸苏离弦的茶盏,似乎已经冷了很久,但里面的水似乎还没有动一口。素闻霖溪苏家公子离弦天生体弱,肺脏有恙,在翰林院这几日也常听他咳嗽,腕间方巾更是从不离手。想到此处,长孙琪也忍不住慨叹一声,天妒英才。
“明日我吩咐下人为苏大人煮些松露,这冷冰冰的,还怎么叫人喝?”长孙琪心里忍不住责怪小厮不懂事,翰林院编修,怎么说也是不小的官职了,怎么能如此怠慢。
苏离弦听长孙琪这么一说,手里倒是顿了顿,旋即微微轻笑:“长孙大人不必为苏某费心,无妨。松露虽然滋补润喉,可却不对我的病症,长孙大人一番好意,苏某心领了。”
长孙琪还想跟他寒暄两句,可就听门外一阵骚动,方想出去看看,便见着一个人跨入屋子里。抬眼一看,这不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张公公么。
张公公见两位大人正在交谈,虽是不好打扰,但还是高声喊道:“圣上口谕,宣翰林院编修苏离弦苏大人进宫面圣。”
苏离弦恭谦答道:“臣,苏离弦接旨。”
“苏大人,别来无恙啊。”张公公含笑招呼着,苏离弦也是对此人颇有好感,许是从他到帝都的第一天就开始与张公公接触的原因。张公公也是没有架子,对待他也还算是客气。
“拖张公公的福。”苏离弦收拾好手边的东西。
张公公好像与翰林院的每一位大人都颇为熟悉,他看向长孙琪,似乎与他也很热络:“长孙大人也在啊?”
长孙琪与他寒暄道:“公公进来可好?”
“好好好,跟着皇上身边,皇上仁德,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就好过一些。”张公公答道。
苏离弦心中倒是明白,伴君如伴虎,想要平平安安的在皇帝身边办事,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张公公说道:“行啦,改日再来拜访长孙大人。杂家今日先将苏大人带走了,皇上还等着呢。”
长孙琪送他二人出来,说道:“公公慢走。”
“行了,别送了。杂家知道,杂家是沾了苏大人的光。长孙大人从前可送来没送过这么远。”张公公呵呵笑着,倒是没有责怪长孙琪的意思。
待苏离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