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页)
要反映了龙江市市委书记刘汉基和市纪委书记吴超杰互相勾结,垄断当地的矿山开采,在私人企业里拿干股,操纵政府工程的招投标,在建设工程上吃回扣,在选人用人上拉帮结派、买官卖官的事实。举报人举报后,受到多次打击,被市纪检部门和公安部门非法关押两年,并遭刑讯逼供,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浑身多处伤残。还附有几幅照片。
王一鸣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把举报信全部看完。
他把文件又交还给谭士平说:“老谭,这个案件你怎么看?”
谭士平没有听明白王一鸣的意思,换句话说,谭士平不知道王一鸣在刘汉基和吴超杰这件事上,是采取力保还是落井下石的态度。
通常情况下,如果省委书记和所要查处的官员如果关系非同一般,甚至是一条线上的人,为了怕自己受到牵连,他们通常情况下会暗示一下负责办案的官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实在说不过去,就把遭到举报的官员免职,或者换一个工作岗位,让举报的群众消消气,这样做其实是把遭到举报的官员保护了起来。因为不这样,万一事情闹大了,被举报的官员面临自己要受到的刑罚,就会不顾一切,把该拉下水的官员全部拉下水,以求有立功表现。这样那些曾经收过好处的大官就会浮出水面,大家被一锅端了。
不过,以谭士平的观察和判断,王一鸣这个人作风非常严谨,到西江省工作的时间又不长,和刘汉基、吴超杰两个人应该没有什么太深的瓜葛。
如果还是杨春风当省委书记,那这个案子要面临的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刘汉基之所以能当上市委书记,绝对是杨春风的功劳。吴超杰原来是龙江市金山县的县委书记,他能够当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没有省里的主要领导说话,也是不可能的。
关于刘汉基和吴超杰,甚至原来的市委书记秦书海,原来都有大量的举报信,为什么没有人查?因为所有的举报信到了省纪委,甚至中央有关部门批示下来了,谭士平在决定怎么做之前,都要到杨春风办公室里汇报汇报。
杨春风粗略地看了一下,就把举报信或者批示件退给谭士平说:“我不用看了,这些举报信我也收到过多次!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我们现在的干部在下面干工作容易吗!要发展,要稳定,还要保民生,还要应付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党培养一个厅级干部容易吗!需要二三十年,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现在靠谁?靠老百姓吗?靠得住吗!现在的老百姓和官员一心吗?!只有靠我们的各级官员。我们的官员我们自己不好好保护,还迎合老百姓的口味,查处他们,今后谁还跟我们的党一心,跟我们的政府一心,现在的老百姓,说白了刁民特别多。这个西江省啊,典型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谭士平一听就明白了,说:“好的,好的,我明白杨书记的意思了。”
回去以后,谭士平传达了杨书记的指示,还是以保护各级领导干部第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腐败的官员就是受到了再多的举报,只要上面有人,逢年过节花了钱,送了礼,就会安然无恙的。所谓的反腐败,在当前的权力格局下,只有那些不拉帮结派的官员,才会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被以反腐的名义清洗掉了。其实,你只要站队正确,和权势熏天的大人物拉上关系,不管多大的风口浪尖,你都能全身而退,真正的大老虎是没人敢打的。因为那些有权力打老虎的人,本身就是那些大老虎选拔上去的,他们原来都是大老虎们的马仔而已。让当年的马仔如今打自己的主子,这个世界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谭士平是聪明人,自然是懂得其中的道理的。
现在的问题是谭士平还搞不清楚王一鸣在这个事情上的真实态度。
拿不准的事情只能多问几句了,以免误事,谭士平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王书记的意思是坚决查处,还是把这两个人保护起来?”
王一鸣一听就明白了,老谭是在探他王一鸣的底牌。如果王一鸣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说明王一鸣和刘汉基或者吴超杰有很深的瓜葛;如果王一鸣决定严厉查处,不留情面,说明王一鸣和这两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老谭,别看平常里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真他妈的聪明,怪不得杨春风在全省工作会上多次表扬过省纪委的工作。这个人特别识时务啊!
这几年,王一鸣对和各级官员的交往特别谨慎,他就知道,一旦自己和这些官员有了瓜葛,今后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他就非常被动了,到时候下不了手。
这个刘汉基,年前的时候曾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