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2/4 页)
一部分同志一起,充实公安力量,当上了了一名公安战士。
分到治安处后,别看他没有特殊的才干,但是小伙子非常踏实,寻思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那就得把工作做好,而要在把组织分配给的工作做好,首先得把临江市区的道路摸熟,还要把临江方言学好,只有这样,才能和管理对象打成一片,为此,三个多月下来,三大队在市局的十多个人里面,就他一个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临江话,咋一听,一般的人还真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临江人哩。根本不他是外地的,还有一绝的是,小伙子把临江的每条大街小巷都查摸得了如指掌,把每个企业的仓库位置倒背如流。
讨论了一会,乔向文拍板:
第一,刘天健利用工作之便,以安全检查的名义,最快速摸清这两个仓库的底细,初步核实来信的真伪;
第二,一旦在仓库中破绽,马文明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两个点进行查封,捉拿相关涉案人员;
第三,为了在全市形成一个好的打私氛围,治安处行动的同时,邀请临江几家媒体的记者随军作战,借这个案件,在全市营造一个人人参与打私,人人支持公安的良好氛围。
刘天健一侦察,果然了情况。
群众来信的第一个地址,经过反复核实,不知是举报人记了,还是原因,历史上曾经是万达贸易公司的仓库,但是,在解放前不久,已经转让,现在原址还是一个库房,但属于一个饭店所有。刘天健以安全检查的名义,对饭店和库房的物资反复进行了核实,但还是没可疑物资。
是举报人的信息不实,还是饭店已经转移了走私物品呢?
刘天健把情况及时汇报了副处长马文明,两人一合计,觉得暂时放下第一个,主攻第二个点儿。
天堂寨路,路如其名,这是一条位于小别山下的盘山公路。
刘天健骑着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90号。
原来,这是一个面积不算很大的仓库,建在一块平地上,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青砖红瓦,十分斑驳,房前一块水泥地,估计是供运输车辆的停放之用。
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和平区陶瓷厂。
在刘天健的印象里,和平区陶瓷长是一家国营企业,生意红火,报到公安局的仓库有两个,但都在山下,他都前往检查过安全。
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怎么会又冒出一个仓库呢?
这个仓库,难道真的隐藏着惊天秘密吗?()
第三六七章异样的纸箱
第三六七章异样的纸箱
人民群众来信提供的地址,确实是这个,举报者到底是谁,会这么一个偏僻的仓库里有大量走私物资呢?
不过,如果确实有非法物资需要躲避打击,这里倒的确是一个好场所,一般的外人根本找不到。
第一个点一无所获,刘天健心里不舒服,在局长处长那里接受的任务,如果因为的马虎不细致而完成得不好,太不像话了。
小伙子远远地瞅瞅,看到有一个老年门卫坐在门口,一条黄狗一杯茶,里面并没有进出的人员。
想了一想,觉得眼前这地儿疑点挺大。
为了不打草惊蛇,飞快地瞪着自行车,来到了小别山派出所。
通过派出所,刘天健了解到,天堂寨路90号,确实属于和平区陶瓷厂所有,这家工厂原来是国民党临江市府所有,解放以后由军管会接受,因为工厂的特殊性,加之之前对社会并没有啥危害,所以厂里原班人马基本全部留用,只是军管会为厂里派来了一位军代表。
刘天健片刻没停,立刻和这位军代表通了,军代表嘛,人,那是可以基本放心的。
里,军代表热情介绍了工厂的几处仓库,依旧没提到90号的这一处。
“同志,天堂寨路90号有一个仓库,那是你们厂里的吗?”无错网不跳字。刘天健心里觉得奇怪,工厂没上报,可能有啥原因,军代表你给我介绍情况,也藏着掖着呢?
对方显然很惊讶,似乎问了旁边的人几声,不一会儿,抱歉地解释起来:
“小刘,我刚问了,这是我们工作疏忽啊,没及时想你们汇报,那库房原先是我们的,因为一直放下那里没用得上,你,我们厂里已经有两个库房了,靠厂里很近的,对对对,几个月前,刚好一家药厂需要仓库,跟我们来谈,反正我们废弃在那里,所以就租给他们了,对不起啊,这事我们厂里没有及时向你们局里上报。”
刘天健听了,原来这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