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页)
宅院内事。我们身为皇室子弟,国事即家事,大哥正值壮年,又是在梁国汴京待了十年之久,眼界不是我们这些一辈子没离开过成都的弟弟们所能比的,为何不请上命,为国家社稷尽一份力呢?”
嘉王陈洪恺其实内心何尝不是这么想,只是在这个三弟面前,他不得不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摇头道:“三弟你也太高看你大哥了,我在汴京十年,不过是笼中鸟,莫说时势,就是行事稍有越矩,便会招来那梁帝的一番斥责。大文学。dawenxue相比你们在成都这些年的作为,我像是白白浪费了十载光阴一般。”这般谦辞之后,嘉王还是忍不住加了一句,道:“况且即便我愿为社稷苍生请命,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呢。三弟何以教我?”
巴王本在为大哥油盐不进感到棘手,陡然听到这一句,便知这位大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忙接话道:“我哪里敢说教大哥,只是我的想法是,如今咱们陈国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已经强盛了许多。就是眼下梁陈起了冲突,两国交战也是互有胜负,并非如同从前那些人预料一般难看。朝堂之上,隐隐有人乐观过甚。其实若是仔细想想,如此繁华局面之下,仍旧隐藏了诸多隐患。父皇在位这么多年,得他老人家重要的一班老一辈的文臣武将相继凋零。如今中枢的顾丞相年近七旬,杨学士也逾花甲之龄。曾经做过大哥的武艺师傅的邓献公邓老,也告老回到成都,北关镇守失了一枚定海神针。而少一辈如今年富力强的,却是人才缺缺,竟无一人有领袖之才。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不未雨绸缪?可惜如今朝中竟无一人仗义执言,每每忧及于此,弟弟我都心中难安。”
这番话说出来,陈洪恺顿时对这个三弟刮目相看,不论巴王得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这般忧虑确实是大有道理。陈洪恺自己朝中没有经营,但是对于朝中各位主要大臣,还是通晓。仔细想来,这班重臣确实是上了年纪。固然持重,但是行事不免有些过于谨慎,久而久之,陈国朝廷行事拖沓成风,规矩森严,继而导致固步自封,也就不奇怪了。大文学。dawenxue ~万一这几位重臣撒手而去,朝廷失了掌舵,那就大事不妙了。按理说,朝廷大臣里,应当有太子培养的一批臣子,以便将来登临大宝时接续这个朝廷。但是一来太子年轻,二来,也是太子顾忌皇上猜疑,不敢行事。如今的情势,才会变成眼下这个模样。
陈洪恺低头认真思虑,半晌才抬头问道:“三弟果然高瞻远瞩,只是仍旧没说。我们兄弟该当如何呢?”
巴王陈洪恒知道这位大哥已经被打动了几分,这才慢条斯理道:“本来弟弟我也一筹莫展。不过大哥回来,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哥在梁国这么多年,自然知道,梁国强盛,固然有众多因由,但其中,梁帝气魄宏大,善用人才是最大的原因。他统帅文武,发掘人才,手下能人不胜枚举。为了管理这些或桀骜或骄横的文武大臣,梁帝的几个皇子,那么在中枢督管部务,要么在藩地镇守国门。连只有七八岁的襄王都就藩去了。见贤思齐,大哥觉得,我们几个兄弟,才情能力比那些梁国皇子差吗?”
陈洪恺闻言眼睛一亮,看来这个三弟巴王确实是有备而来。这底牌一亮,顿时让陈洪恺想反驳都难。因为这确实是行得通的办法。他脑子飞快转着,毫无疑问,若是父皇愿意这么做,那么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而对于他们这些亲王来说,不用再一直无所事事的待在王府里,不论是去朝廷六部,还是就藩属地,都能有一场作为。唯一一个在这件事里无利可图,反而会受到掣肘的就是太子。他羽翼未丰,又不能越位行事。如果这些皇子们逐渐培养起势力,那么将来太子问鼎宝座的时候,就危险了。一方面关系到国朝承继,另一方面关系到朝廷存续,若是此事闹到御前,恐怕父皇会抉择两难。
陈洪恺郑重的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他心绪不宁,浮想联翩。而巴王也目不转睛盯着这位大哥,心里有些期盼与紧张。忍不住劝说道:“若是我们这些小的提了此事,早有人跳出来指责我们心怀不轨,图乱朝纲。大哥是皇子之长,且为了陈国在汴京蹉跎十年。父皇知道大哥的一片忠心,定然不会怀疑。此事还当由大哥出面更为稳妥,弟弟愿意追随骥尾,为我陈国安定强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要拿我当枪使啊陈洪恺哪里不知道巴王的用意。但是若此事成了,自己一展所长的夙愿不就能实现了吗?那颗有些心灰意冷的野心又蠢蠢欲动起来。陈洪恺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兄弟俩不知不觉已经聊了快一个时辰,外头陆管家已经过来禀告:“王爷,王妃已经备好酒宴,请您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