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性淡泊无为,加上道门三宝协助凝神定志,才能有这样的结果。
此时李随风因为开始步入先天之境,眼睛闭合之间,隐约可以见到金光闪现。
李随风看了看时间,发现才凌晨四点多,于是穿上运动服,出去锻炼锻炼。
道门原本以静修为主,但是到了六百多年前,有一位道门前辈,度劫飞升,虽然元神顺利通过天劫的考验,但是由于肉身太弱,虽然度过九九八十一道天劫劫雷那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肉身化为齑粉,只有元神保留了下来,使得飞升功亏一篑,无法肉身飞升。这位道门前辈无奈下只好转修散仙,他修成散仙之后,足足花了三百多年时间,又有道门三宝之助,这才修成地仙。后来他要求所有门下弟子,要内外兼修,动静兼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顺利通过天劫,白日飞升。
李随风在传宗玉简中也学到了许多道门外功,不过都没有时间练习,加上到了大学之后,无法自由自在地练功,空有满腹的外功知识,却没有正式练过。
真正的道门外功并不象武侠小说那样,什么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之类的武功,而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将人体调节到能和外界的宇宙磁场相互沟通,吸取天地灵气进入体内,达到加强**的目的。这个和五禽戏有异曲同工之效,不过比五禽戏的效果强多了。道门外功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太极拳了,不过这太极拳只是为了提高门人的体质而设计的,属于初级功法,只有强身健体的作用。道门修真者用的高级太极拳,又称无极掌,吸收天地灵气和强化**的效果是太极拳的百倍。
当然道门还有一些用于防身类似小说中的武功,不过因为在修真者的眼中,那种武功根本没有用,随便拿一种道术、法术,就能轻松地在对方施展武功之前将对方打倒,过了元婴期之后,武功对元婴期的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是因为虽然武林高手,也是有内力、真气,但是他们为了追求强大的**力量,他们都将内力应用在加强武功方面的威力,这就是武人所说的武道。
武道和仙道不同的地方是在顺和逆,也就是指“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基本原理。仙道主张从逆的方向返本还原,在人体内模拟宇宙反演和人体反演过程,将性命还归虚无,致力于超越生命有限性的目的。而武道指的是从顺的方向,促进人体吸收外界能量为己用,使人体可以得到更大的力量。
不过在元婴期以前,武道和仙道的差别不是很大,主要一个修身、一个修心而已。在修真界看来,武道的最高境界——任督二脉通,达到先天境界,其实只是修真的元化期阶段而已,从修真的角度看,离天道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当然有些武林高手,在自己到达先天之境后,由武道转向天道;那是因为这些人在修身的同时,也在修心,虽然路子不同,但是当他们元婴练成之后,大多可以成功度过天劫;就算元神无法承受天劫打击,往往因为这些人有极其强劲的身体,在身体的保护下度过劫雷打击,保留一丝的意识,通过重新修炼元神而修成地仙,修成地仙的修真者,其实和成功飞升差不多,只不过进境比成功飞升的天仙慢了许多。
李随风看操场四处无人,于是开始练习无极掌,他守着“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秘诀,体内真气运转到哪条经脉,手脚便会依照一种自然的轨迹运动,动时若行云流水,自然洒脱;静时如巨松磐石,巍然不动。一套拳打下来,李随风感觉神足气满,精神焕发。
这套拳分内吸外放,内吸是指吸取天地之气为我所用,外放则是发放外气,制敌伤人,是道门的护门神功。
李随风打完拳之后,在操场上慢跑起来,此时天刚蒙蒙亮,操场上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般是些退休的老教师在锻炼身体。
离操场不远的教师宿舍,一个对着操场的窗户,从李随风到操场练功的时候就打开了,玄机子在里面望着李随风练功的身影,不住点头。
以他现在的目力,早就从李随风眼中不断闪现的金光发现李随风最近修行提高了许多,就快进入到元化期了。想不到李随风进步竟然这么快,玄机子心中想到:看来大师兄的做法是对的,要是李随风还在静修的话,再过十年也不一定能有现在的成就。
不过虽然李随风现在修为大大增加,可是要通过心动期到达元化期,还是凶险重重,因此玉机子决定再在这里住一段日子,观察李随风的进展。
天逐渐亮了起来,晨练的人越来越多,李随风不时遇到一些认识的人,赫然发现叶若蝶和叶若蝉两姐妹也在跑步,而且快要跑到他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